返回 制药大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863计划启动而产品卖不出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史称“863”计划,该计划选择了7个技术领域,15个主题项目作为突破重点进行资助,追踪世界先进水平,生物技术是其中之一。

    赵长天并不知道自己的一席话激起了偌大的浪花,影响如此深远,在朱亚光等人离去后,他继续过着生产、科研和复习的忙碌生涯。

    六天后,繁昌制药厂第一轮发酵结束了。

    连赵随云、朱果琼等人都从长洲赶回来,整个药厂的工人屏着呼x1以朝圣的心情等待赵长天取样检测的结果。

    结果b预料中还要好。

    “太好了!”现场一片欢呼,朱果琼紧紧抱了赵随云一下,然后猛地扑过去,抱住赵长天,余红星不甘落后,两只大手展开把朱果琼和赵长天一起搂住。

    咳咳,不行,不能呼x1了,救命啊!头脸被b着埋在余红星伟大的x怀里,赵长天差点窒息而亡。

    小易赶紧把他拉出来,拍x拍背给他顺气。好不容易站稳了,欢呼的人群又冲过来,一个接一个把他当cHeNrEn偶般抱来抱去。赵长天泪流满面的想,能不能先洗澡再抱抱啊,味道也太冲了。

    工人们以无b充沛的热情投入工作,自动加班加点,早点得到纯品,早点卖钱,早点发奖金啊!

    再过三天,雪白的苄青霉素顺利出炉,纯度达到98%。销售科长钱为俊信心满满的带着手下去汉江市医院推销,没想到却被拒之门外,汉江市所有医院都只采购来自北华制药厂的青霉素,对其他药厂的抗生素基本不闻不问。

    北华制药厂是华夏制药工业的摇篮,被称为“医药长子”,五十年代初落户在史家庄,成功选育出华夏第一株发酵生产青霉素的菌株,结束了华夏依赖进口青霉素的历史。他有年产600吨的青霉素钠盐JiNg制车间,规模为华夏最大,发酵水平可达在市场占据绝对垄断地位。

    虽然北华制药厂的价格b繁昌制药厂高出一倍之多,但汉江的医生们对这个品牌有着绝对信任,对待来自繁昌这个小药厂的销售们报以毫不留情的冷漠。

    千算万算,没算到东西居然卖不出去!钱为俊只能垂头丧气的回来跟赵长天汇报。

    看来李厂长在上马这个项目的时候调研不充分啊,只看到光明的前景,没想到打入市场的难度,所以说前期的市场调查多么重要,尤其是对手的信息。

    “你强调我们的价格优势了吗?”赵长天问道。

    “讲了好几遍,可医生们根本不听,还说我们也许是质量不过关,所以价格才低。”钱为俊哭丧着脸说:“我在第一人民医院看到了北华制药厂的人,跟他们有说有笑的,还一起吃饭。”

    “你怎么知道他们一起吃饭了?”

    “偷偷跟过去看到的,那个采购部姓汪的、还有医药站的人跟北华的人g肩搭背,非常亲热,在临江楼一顿饭吃了两个小时,喝得醉醺醺的才出来。依我看,说不定这里面有什么猫腻。”钱为俊g销售好几年,对里面的一些C作认识深刻。

    八十年代初,华夏医药工业产品的同质化b例非常低,医药流通领域基本不存在品种撞衫的可能,你卖你的药,我卖我的药,大家客客气气,只有像李志高这种被巨大利润前景冲昏头脑的人,才会不加考虑生产和别家类似的产品,结果就是被一巴掌拍Si。

    看来北华制药厂把汉江这块地盘经营得密不透风啊,不过,再坚y的关系网也会有破绽。赵长天道:“钱科长,你帮我约一下汉江医药站的贾站长,看他什么时候有空一起吃饭。”

    由于目前县一级医院的药品采购只能由当地医药站配送,因此贾站长才是关键的决策者。

    然而,贾站长贵人事忙,根本不搭理赵长天的邀约。

第四十五章 863计划启动而产品卖不出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