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从浑河血战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二章 复州攻略(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sp墩台前面约十丈的官道上,搭着1座小石桥,用于两岸交通,不过这处只是1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水也并不深,最深处不过刚过成年人的腰身罢了。
    nbsp据当地人说,河两岸原本密密的都是麦田,不过建奴占据此地之后,田地大多荒废,此时倒是生出了不少杂草,只在杂草丛中,还东倒西歪的钻出1些旧时播下的禾苗,如此才能看出此处原本是1处麦田。麦田1直蔓延到烽火台的东侧,直到几里以外的地方。
    nbsp小石桥的另1端,立着1块已经快要倾倒的石碑,碑文内容早已被风化吹蚀的模糊不清,只有落款处隐约可见“大明正德年立”几个大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在这周边几里,便是这条官道好走,余者不是凹凸不平的田埂,就是河渠,或许步兵与骑兵可以从荒废的田地间通行,但要想快速通行,就非要走这条官道不可。
    nbsp从烽火台沿着官道往永宁监城方向行大约2里路,沿着官道右侧,还有1个小小的屯堡,不过堡内此时自然也早己空无1人。
    nbsp再怎么说,该堡堡墙也高达两丈,放眼周边村落,只有这个小堡毁损最不严重。
    nbsp此时,在这个堡内,传来了严亦飞与刘1迪的议论,刘1迪对严亦飞道:“大人,这烽火台不错,连带上那小河与石桥,凭我4百多战兵,就最少可以挡住鞑子两千大军。”
    nbsp严亦飞也点头道:“这辽东之地1直是我大明防卫的重点地区,光这1个屯堡就是建得如此厚实,只可惜如此绵密的防线,因为没有1只称职的军队驻守,因此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但若是我石城军驻防此堡,如果有粮草,铳弹、子药充足,便是守上1个月,也是无妨。”
    nbsp而在此时,在烽火台与石桥的防御中,刘1迪千总中的把总黄明昊正在与把总中的资深旗队长张宝福商议接下来的阻击事宜。
    nbsp张宝福向黄明昊建议,在1个把总的6个旗队兵中,其中两个旗队兵力布置在桥头后侧,其中1个旗队的长枪兵,1个旗队的鸟铳兵。
    nbsp而在石桥两翼河边沿线处,则各布置1个旗队的长枪兵,以应对可能渡河而来的建奴战兵,他们则有虎蹲炮以及千总中的几十名最优秀的散兵鲁密铳射手作为支援。
    nbsp最后余者两个旗队的鸟铳兵,则布置在烽火台以及4周的高地之上,作为远程火力支援,随行的还有3门3磅炮。
    nbsp而在桥头这边,则堵上了几辆辎重兵的独轮车,每辆独轮车皆是侧立,朝桥的那面辕条上插上了防护的硬木挨牌,足以抵挡后金兵们射来的利箭。
    nbsp在战车前面直到桥头那边,还撒满1地的铁蒺藜,锐利的尖刺朝上,每颗都闪着渗人的寒光。
    nbsp从黄明昊的角度看去,石城军驻守的这边的地形,从西边1直到石桥,两岸都是颇为陡稍,不易通行。
    nbsp而东边的河岸,虽是平缓不少,河水并不丰茂,倒也容易通行,不过岸边不过7、8丈远,就是那占据高处的烽火台,以石城军的强势鸟铳而言,火力可以遍及周边百步之内,若是后金兵敢从那边过河而来,烽火台上以及墙边的两个旗队的鸟铳兵,便会让那些胆大妄为的后金兵吃不了兜着走。
    nbsp张宝福是第1批到达石城岛的居民,在石城军建军之初,便是军中的5长,参与对几乎所有对后金兵的恶战,因此就算以黄明昊把总之位,也要重视张宝福的意见。
    nbsp况且如此布置,他1点也挑不出毛病来。这样的阵型,可以最大限度挥石城军火器的威力,黄明昊当下便欣然同意将此布置报告千总刘1迪。
    nbsp昨日到达烽火台后,2人便分工合作,由张宝福领两旗队兵守桥,黄明昊领两旗队兵守烽火台,而沿岸的两个旗队则有张宝福在烽火台上的旗语指挥,因此指挥配合起来倒也颇为顺畅。
    nbsp黄明昊此时精神振奋,便精神抖擞地从烽火台内出来,在几个护卫的协助下,他披好自己的铁甲,然后再带上1顶丝质的软帽,最后再戴上铁盔。
    nbsp有了内帽,原本头上那股冰冷寒意以及坚硬的感觉大大减少,如此颇为舒服。
    nbsp最后黄明昊又穿上披风,戴好手套,这1身倒甚是威武。
    nbsp他双拳猛地向下1抖,威风8面地扫视了自己身旁4个护卫1眼:小子们,准备好没有?”
    nbsp4个护卫个个挺胸抬头,齐声大吼:“
    nbsp准备好了,把总大人!”
    喜欢。

第二百六十二章 复州攻略(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