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兵体制[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nbsp这样的编制更侧重火力输出,至于火炮方面,石城军现阶段当然没有强大到给民兵也配备3磅炮,因此严亦飞打算,以后给每个民兵把总配备两门虎蹲炮,如此正面火力会非常强大。如此配备下来,长枪兵们面对的敌人将是被火器大幅削弱和震撼的。
nbsp军屯民兵目前定位就是黄骨岛堡和金州附近的守卫任务以及成为石城军的后备力量。在不远的将来,等到燧发枪大量生产后,这些人可以很快成为正规军。
nbsp火枪兵的训练要远比冷兵器兵种来的更加简单,同时使用火器的兵源要求也没有冷兵器那么高,而且兵种单1,能迅速召集起1支庞大的军队,未来让他们与炮兵和骑兵1起,做1段时期的合练集训,他们就能当做正规军使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在天启2年末至天启3年初的那个冬天,以各种方式投奔石城岛系统的百姓,加上在前不久的金、复州之战中,1次性获得百姓加起来,总共有超过5万的百姓,目前还没有得到特别有效的安置。
nbsp简单算1下数学题可以知道,这些百姓能建设2十个屯堡,也就是提供5千左右的民兵人员。
nbsp他们平时可以防备本地,战时能快速补充战兵的损失。只要海路通畅,以这样的部队可以在辽东半岛,依托墩堡体系内线作战,确实不需要怕任何人。
nbsp而石城军的战兵营,严亦飞打算仍然使用现在的模式,但是仍要做1定的调在提高战斗力的前提下,再提高6上和海上的机动能力
nbsp首批抽调到民兵系统的老兵,都是5长以上的,他们编制先调入训练队,他们将首先在黄骨岛堡的屯堡做试点,用以摸索方阵的训练方法和作战模式,形成条例后,推广到石城军驻地的其他军屯。
nbsp民兵只是暂时是半脱产的士兵性质。但他们是以后燧发枪步兵的预备兵源,因为古斯塔夫方阵更接近线列,所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燧发枪战术。
nbsp准备抽调这批老兵时,严亦飞突然发现,他现在没有任何的军官培训机构,现在的训练队教官都是面对新兵训练的,培训军官显然并不合适。
nbsp于是他在石城岛军营中划出1块地方,办了1个军官培训班,他的目标自然是军校,但军校也不是想开就开的,场地和经费其实都是小问题,关键没有教师和教材,况且私自开武学,不仅是有些引人瞩目,往大了说是可以灭9族的。所以严亦飞打算从1个军官培训班开始慢慢完善。
nbsp即使是1个军官培训班,首先要解决的也是教师问题,这个培训班的教师首先必须有实战经验,又要识字还要能表达,严亦飞想来想去都找不到合适的人,只好先让各千总、把总的主官轮流兼任,教材也让军队来编写。
nbsp于是他立即招来卢庆瑜、范思达、李泽坤等人,分派他们各自写1些战术和后勤教材。
nbsp可怜范思达和李泽坤两人都是大老粗,虽然现在能识字了,也能写1些比较基本的字体,但是他们哪里写过教材,无奈被
nbsp严亦飞逼得紧了,当做作战任务1样安排,他们只得又去抓来属下的把总、旗队长想办法出主意,然后找来本部中文化程度普遍更高参谋官来润色。
nbsp1群大老粗军官每晚挑灯夜战,写出来1部分,交给严亦飞初审后,又全部被打回重写,原因是抄袭作战条例过多,不适合军官培训,严亦飞给他们的要求是,从实战总结出1些指挥原则,教授给以后要提拔的军官。
nbsp就在范思达和李泽坤等人急的挠头的时候,严亦飞也没有放过民政系统的刘杰宗等人。
nbsp现在的时间已经过了春耕,那些新收拢的复州百姓,是无论如何也获得不了今年的收成了,最快的希望也得是今年的冬小麦。
nbsp况且金州附近的耕地也已经抛荒两年多了,虽然情况会比新开垦出的荒地好上不少,但是第1年的收成还是会收到1些影响。
nbsp尤其是现在的辽东,到了9月初天气就很冷了,这新加入石城军系统的4万人如何过冬,就够严亦飞他们喝1壶的。
nbsp严亦飞看着手中汇总的文册,心中有些担忧,他刚回来第4天,就把民政系统和工坊都视察了1遍,随后找到了刘杰宗与他碰头。
喜欢。
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兵体制[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