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世界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七章 黔“印”技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金边取得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赛后,当地的华人球迷激动的对记者表示:“我们的国家队太强大了,真的让我们很开心!”
    不止是比分开心,还有在看球时受到的特权。
    金边体育场只能容纳6000人左右,但有高达10000多人挤了进来。
    比赛开始前,柬竹鞋与华人商会协商后,商会的人在高音喇叭中大叫:
    “主席台对面的中国球迷请注意,请你们在警察的引导下,转移到主席台两侧就座。”
    约上千名中国球迷排着队在跑道锣鼓掀天的向主席台走来。
    他们与主席台上数百名中国球迷会合时,体育场的欢呼声震耳欲聋。
    当地球迷就没有这个优待了。
    他们很安静的站在斜坡看台上烤着太阳,看着自家球队被中国队打入一个又一个进球。
    比赛气氛完全被中国球迷所主导,金边体育场完全变成中国队的主场。
    当地球迷关心的,也只是对下注赌球的结果。
    大胜柬队后,曾政按照“约定”,带队来到吴哥窟游玩一番。
    因为战乱,大小吴哥窟雕像的头都让人搬干净。
    只剩下壁画上的人物,用复杂的表情盯着过往的游客。
    大小吴哥窟的门票共20美元。
    游客在这里可以随意吸烟,乱扔杂物以及触摸壁画。
    看着这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的大小吴哥窟落得如此模样,曾政在拍完照后也是一阵唏嘘。
    ......
    次日,曾政就带队飞离了金边。
    从广州转机,直飞昆明。
    据说印尼队上下,早已在这里等候多时。
    昆明海拔两千多米。
    为了抵抗高原反应,印尼队上下不光提前来到这里适应,还特意背了一百多??氧气瓶。
    足以看出印尼上下对这场比赛的重视。
    到达昆明的次日,曾政就带队投入到训练之中。
    记者们匆匆赶到时,曾政正带队进行着定位球训练。
    因为前三场比赛均是大胜,所以不少海外国脚嚷嚷着想要回国参赛。
    加之欧洲各联赛已经进入到尾声。
    像孙技海、李?等海外国脚,都已经陆续归队。
    记者们赶到时,已经有不少学生球迷在场边观看国足训练,其中大多数是女生。
    这些学生们从一看到国家队时就开始唧唧喳喳,原来她们正在练习向自己喜欢的国家队球员喊话。
    “我先喊‘杨辰,你们再喊‘好样的。”
    “我喊‘李金雨,你们就喊‘大禹。”
    “我喊‘孙技海,你们就喊‘我的太阳。”
    ...
    练习好后,她们开始喊话了。
    “杨辰~~”
    “好样的!!!”
    “李金雨~~~”
    “大禹!!!”
    “孙技海~~~”
    “我...我爱你!!!”
    后面的女孩们没执行原定计划,却喊出了自己的心声。
    球场上,正在传球的孙技海也是脚下一愣,差点把球踢偏了。
    一旁负责捡球的张摁华听到了,也迅速回喊了一嗓子。
    “就像老鼠爱大米!”
    “哈哈哈哈哈~~~”
    场上场下,传来一片爽朗的笑声。
    此时的禁区内,“头球王”谢辉屡有斩获。
    弹跳能力十分出色的范大将军,也接连取得进球。
    小王滔、杨辰、李伟风、张玉狞等人更不用说。
    一个个像是脑袋上包了浆似的,将欧楚良把守的大门砸得破洞百出。
    “艹,踢那么高干嘛?”
    “印尼队又没有那么高的队员。”
    “踢一米九就行了!”
    范大将军在一次漏顶后,冲着主罚点球的徐靓抱怨道。
    作为完本,徐靓连忙拱手作揖,表示道歉。
    看此情景,一旁的记者忍不住小心翼翼地问道:
    “曾教练,咱们和印尼也这么踢吗?”
    曾政哈哈笑了一声,大手一挥。
    “当然如此。”
    “印尼没有高个子球员。”
    “我当然要利用好空中优势了。”
    虽然曾政回答得坦诚,但周围的记者却一个个面面相觑。
    赛前就把自己的战术精髓这么大大方方说出来,真的好吗?
    似乎看出记者们的疑惑,曾政摆了摆手。
    “能说的,我告诉你们也无妨。”
    “不能说的,希望?妹且膊灰?辔省!
    “到时候大家都难堪,谁也不想,是不是?”
    记者们连连点头。
    “别看是世预赛。”
    “但这是小组赛,对手的实力还真不如我眼。”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什么阴谋诡计。”
    “咱大大方方地使用阳谋,光明正大的平推过去。”
    “堂堂正正地获得比赛胜利,岂不美哉、快哉?”
    众记者都被曾政的豪言壮语所感动。
    一个个纷纷伸出大拇指,“没错!没错!”
    “咱们可是亚洲杯冠军。”
    “要是再为这些旁枝末节的小球队所扰。”
    “那就太不应该了!”
    虽然如此,还是有记者忍不住提醒道:
    “曾教练,话虽如此,可千万小心不要阴沟里翻船啊!”
    曾政眼睛一瞥,“你是说也门队是吧?”
    当年施拉普纳意气风发,在伊尔比德,中国队开局极佳。
    5月22日首战5比0狂胜巴基斯坦,5月25日对东道主约旦,又以3比0轻松拿下。
    前两场比赛狂进8球,且1球未失。
    这时的中国队开始信心爆棚,球员和教练都出现了骄傲的情绪。
    主帅施拉普纳更是在同也门队比赛前,将对手看的一文不值。
    他这样评价即将交手的对手:“也门队只是一条小蛇,我们轻轻一下就可以把他斩断!”
    结果5月28日第三战对也门,虽然国足自始至终都占据着主动,但心浮气躁的中国队全场比赛26脚射门无一中第,迟迟未能打破僵局。
    球员们越踢越急,反倒是坚决打防守反击的也门队利用任意球机会率先破门。
    这时的中国队已经无力回天,在阴沟里翻了船。
    同样的历史在前几天重现。
    在亚洲区世预赛第八组的小组赛中,稳操胜券的阿联酋竟然2比1输给了也门,阴沟里翻了船。
    如果最后一场比赛无法在主场战胜也门的话,很有可能连十强赛都进不去。
    现在阿联酋上下都吵翻了天。
    阿方竹鞋也迅速宣布,如果回到主场还是不能战胜对手的话,国家队从教练到球员,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亚洲区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绝对强队和绝对弱队。
    谁赢谁输都有可能。
    更何况还是底蕴一直不厚,总是给球迷带来“惊喜”和意外的国足。
    现在外面铺天盖地都是“曾家军主场狂屠印尼”的报道。
    这名记者也是好心提醒曾政。
    小心同行们的捧杀,别走施拉普纳当年的老路。
    “多谢你的提醒。”
    “不过...”
    “我和老衲不同。”
    曾政微笑着摇了摇头,“我的信心不是来自对自己的盲目信任,也不是来自春晚小品的炒作。”
    “我的信心,来源于队员们强大的实力,来源于这么长时间同队员们的接触与积累,来源于这些队员在球场上积攒的技术和默契。”
    说完,曾政向球场上大喊一声。
    “技海,直接往门里踢!”
    在曾政的命令下,角球区的孙技海右脚改左脚。
    后退几步后迅速助跑,一脚将球旋到空中。
    面对来球,站在门前的欧楚良和几名挣顶队员都掐着腰站在原地,看着皮球急速从头顶飞过。
    唰!
    急速下坠的皮球,打着转儿地旋入了远端侧网。
    也就是说。
    如果守门员这球没有集中注意力并且选好站位的话,会直接导致丢球。
    “厉害!”
    记者们放下手中的相机,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
    看来这届中国队和以往是真的不一样了!
    现在队上不光有指哪打哪的球员。
    还有知道哪名队员可以指哪打哪的教练!
    回想起上届世界杯曾政的神奇。
    记者们的观念,也渐渐发生了改变。
    ......
    中印之战前一天,昆明拓东体育场外,到处可见一群群球迷在评头论足。
    三两成群的票贩子也混迹其中,准备发笔“战乱财”。
    据悉,原价60元的票已炒到了200元。
    体育场周围,不时可见分成两队的孩子们在进行街头足球的较量。
    “卧槽,看这天气,明天昆明很可能下雨啊!”
    “谁说不是呢!”
    “咱中国队不擅长踢雨球,而印尼队则比较适应水战。”
    “不知道曾教练对此有没有准备。如果没准备的话,咱们估计就难咯!”
    一名球迷听到这番话,忍不住反驳道:
    “下雨?”
    “下雨怎么了?”
    “对印尼这种球队,就算下刀子,这场球也得赢下来。”
    “要是赢不了,中国队赶紧解散算了!”
    周围球迷一听,便咧嘴笑了起来。
    “大哥,听你这口音,是东北来的吧?”
    “是啊,大连的,咋了?”
    “还是曾教练的老乡呢!咋对曾教练还没我们昆明人有信心?”
    这名大哥一听也老脸一红。
    “嗨,这不是怕曾教练给我们大连丢脸嘛!”
    “大哥,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
    众人一听立刻反驳,“曾教练要真丢脸,那丢的可是咱们全国的脸。”
    “反过来也一样。”
    “曾教练每次长脸,也都是长咱们全国的脸!”
    “这叫什么?这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大哥一听也连忙点头,“对对对,一荣俱荣,一荣俱荣...”
    别看中国队前三场比赛进那么多球。
    但大多数球迷认为,这场比赛中国队正常应该赢印尼23个球。
    踢好的话,甚至能赢45个。
    ......
    5月13日,中国队在世界杯外围赛中,在主场迎来了小组赛最强大的对手印尼队。
  &

第二百八十七章 黔“印”技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