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三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反正烂命一条。

    搏一搏,万一博出了前程呢?

    为了招募远洋航行的人员,朝廷开出的价码可不低,如果能够顺利探测出一条远洋航线,不仅能够免除自身的罪责,还能成为市舶司的一员。

    虽然只是吏员,不是正儿八经的官。

    但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罪犯群体中,凡是有着海贸经验的,几乎都报了名。

    钱秉言清楚的记得,报名的一共有三十五人。

    而今,回来的带上他,也只有五人而已,剩下的三十人永远的留在了大海。

    百分之八十几的阵亡率,不知吓到了多少人。

    尽管他们是带着开辟航线的任务,下一次远洋,阵亡率绝不会有这一次这么多。

    但如此可怕的死亡率,还是狠狠地震慑了一大批人。

    三年过去,海贸之厚利,已然是朝野共识。

    第一年,前往倭国、高丽的舰队返回,这支舰队带回了大量的白银(倭国)和铜器(高丽),以及珠宝、高丽参等物资。

    抛开珠宝、珊瑚、高丽参等物资不谈,仅仅是铜器和白银,就让大宋朝野认知到海贸的好处。

    众所周知,宋朝的商品经济很发达,北宋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甚至占到了全世界的一半。

    但经济发达和钱荒并不冲突。

    宋朝缺铜,正因为铜金属的紧缺,以致于宋朝官方制定了极为严厉的禁铜令。

    私自带铜出境者,可以直接判处死刑。

    尽管过去三年交子的发行很是顺利,但现在的交子基本上只运用于大宗贸易之中。

    民间流通的货币仍旧是以铜钱为主。

    因此,得知高丽多铜之后,即使没有李杰催促,很快,朝中百官就建议尽快开展第二次高丽倭国一线的远航。

    到了至和二年,第二支远航舰队归国之后,看到满载的香料,满朝公卿直接眼珠子都红了。

    由于带回的香料太多,一度让京中的香料市场来了一次大降价。

    虽然香料的价格很快就调整了回去,但仍是让不少香料商人损失惨重。

    经过连续两波的震撼,对于海贸一事,再也没有人提出质疑。

    因为,收益是实打实的!

    过去三年,市舶司的税额足足翻了近三倍!

    从此前的每年七十万贯,提高到了两百万贯!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等到海贸规模扩大,市舶司的关税收入只会更高。

    不论古今,钱都是个好东西。

    看到白花花的银子入账,那些反对派一个个全都闭上了嘴巴。

    其实,关税收入的增长只是附带的。

    李杰推广海贸的真正目的是将那些土财主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而今,三年过去,效果已经初见端倪。

    两浙、福建、广南地区已然出现了一批民间自发组织的远洋商队。

    对于民间海贸,李杰并不禁止,哪怕他们在海外杀人放火,他也不会去管。

    只要回来之后,规规矩矩的交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是不行。

    除了民间远洋商队之外,远洋贸易也带动了茶叶、瓷器、丝绸市场的活力。

    毕竟,跨国贸易是需要商品的。喜欢诸天万界之大拯救请大家收藏: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三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