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截留19万,一路狂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8章 战略投资平安集团?[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撤出了港岛市场。
    背后的核心原因,还是当时的港股很便宜。
    已经跌无可跌,值得投资了……”
    交流一阵之后,林向东看看时间,又道:
    “马总如果有时间,我们一起吃顿饭吧。”
    “谢谢林总,不胜荣幸。”
    马敏哲有些意外,更有些受宠若惊。
    郭慧光悄声问过林向东,马上订了文华东方酒店的粤菜厅。
    稍后,又去FVC办公室通知了余新。
    下班后,一行人步行走去文华东方酒店。
    林向东带着余新和郭慧光,陪同马敏哲吃饭。
    两位安保人员陪着马敏哲的助理。
    餐厅包房里,喝了两杯酒,林向东便问道:
    “马总,平安集团目前的资产和负债水平怎么样?”
    马敏哲介绍道:
    “平安保险创办于1988年,从一个13名员工的产险公司起步。
    发展到1998年,总资产238亿元,增值475倍。
    业务扩展到产险、寿险、证券、投资、海外五大领域。
    全国分布有529个机构,员工总数13万人。
    去年的精确数据还没有出来,总资产大概有285亿元。”
    林向东点点头,又问道:
    “马总,平安集团目前的股权结构是什么样子?”
    马敏哲又介绍道:
    “平安保险创办之初,工行和招商局蛇口园区分别持股51%、49%。
    1992年,引入了员工合股基金。
    同时,还有远洋集团和特区财政增资入股。
    1994年,又引入了大摩和高盛这两家外资投行。
    1997年,平安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造,特区财政、远洋集团、工行、招商局和员工基金为发行起人。
    目前,平安集团的总股本亿股。
    特区财政持股19%,远洋集团持股16%,工行持股招商局持股大摩和高盛都增持到员工基金合计有
    平安集团是国内三大保险集团之一。
    也是第一家引入外资战略投资的金融企业。”
    林向东点点头,又问道:
    “平安目前的负债水平如何?”
    “负债率大概有80%。”马敏哲答道。
    余新有些明白林向东的意图了,又问道:
    “马总,平安集团这几年的经营效益怎么样?”
    马敏哲答道:
    “去年的净利润应该不到6个亿。
    这一次,我们在FIM的投资收益高达52个亿。
    比过去10年合计的利润还高。
    这一笔投资收益,对平安集团下一步的发展极为重要。
    确认收益之后,公司的净资产达到每股2.22元,增长134%。”
    林向东给了马敏哲递了一根烟,微笑道:
    “马总,如果有机会,FVC愿意战略投资平安集团。”
    马敏哲顿时愣住了,惊讶道:
    “林总对内地的金融业有兴趣?”
    林向东点头一笑:
    “是的,FVC此前在内地投资了几家互联网公司。
    我们也极为看好内地金融业的长远发展前景。
    平安集团是一家股份制金融服务企业。
    将来如果能再收购一家银行。
    在金融业的业务布局就基本齐全了。
    我们想请马总帮忙穿针引线。
    如果有国有股东想退出,FVC可以接下部分国有法人股。
    另外,也可以通过增资入股。”
    马敏哲更惊讶了。
    “林总,按照现行政策,国有法人股在二级市场不能流通的。”
    林向东又微笑道:
    “马总,FVC考虑的长期战略投资。
    入股平安集团之后,10年甚至20年都不会考虑退出。
    相反,将来在平安集团公开上市之后。
    我们还可以继续增持股权。
    FVC是做投资的,不会介入公司的运营管理。
    我们在中华网持股接近50%,也是这样的。
    FVC只进行长期的股权投资。”
    马敏哲沉思了一阵,答道:
    “林总,目前确实有国有法人股有意退出。
    我回去之后,先去了解和沟通一下。
    站在管理层的角度,我们欢迎FVC这样的实力机构。
    也希望平安集团能在投资方面与FVC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平安集团在96年引入了麦肯锡咨询,97年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我们正在大力推进业务模式和运营管理的变革。
    告别过去的粗放式管理,推动专业化、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
    一是向国际保险业的规范标准看齐。
    二是满足国家要求的分业经营标准。”
    林向东又微笑道:
    “马总有这样的视野和魄力,我们高度看好平安集团未来的发展潜力。”喜欢重生:截留19万,一路狂飙请大家收藏:

第648章 战略投资平安集团?[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