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7章 朕都羡慕明皇帝的潇洒[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在担心朕搞不定百家,所以才决定到大秦调查实况的。”
    章邯同样没有想到堂堂的大明皇帝,竟然伪装成一个书生四处浪荡。
    重要的是,朱由校更像一个江湖浪子,整天都在江湖上厮混。
    就不怕自身国家内部出问题?
    赢政看出章邯的心理,不由解释道:“不要把其他皇帝与朱由校相比。”
    “这是没有可比性的。”
    “你知道朕最欣赏他什么吗?”
    “朕最欣赏的就是他懂得放权,从不事必躬亲,只把握大方向。”
    “懂得用人,也懂得放权。”
    “朕也想啊,可惜实际情况不允许朕这样做,还没有达到朱由校治理大明的国情。”
    大秦现在主要是百家弟子和世族之人把控大秦的统治。
    虽然大秦走的是法治之路,但大秦的法治过于僵硬,也过于严酷。
    赢政准备收拾百家之后,便要集中力量修法。
    参考大明律进行大秦之法进行修正。
    大秦统一六国之后,原先的秦律已经不合时宜,更需要宽松的民法,才能激发百姓的积极性。
    章邯深有体会,他是去过大明的,才知道大明的律令有多宽松。
    属于刚柔并济的大明律才是目前大秦需要的法。
    两国的国情不同,颁布的法律也不可能相同。
    便是大秦长公子扶苏都已经转变了不少观念,不再一味地推崇儒家。
    他在大秦看到了儒家没有做到的社会繁荣景象,却又没有如同儒家预言的那般礼崩乐坏。
    相反,大明已经取消了士农工商的依次递减的等级差。
    士农工商提升到了平等的地位。
    士人不再是一个拥有特权的国度。
    把士人阶层放在法律的框架内,由法来衡量社会的稳定。
    否定德治和人治为先,现在法治、德治和人治并举的时代。
    打着仁道至上的旗子,走的却是形式主义。
    经历了大宋、大周、大元等国的儒家情况之后,扶苏对儒家不再盲从的相信。
    这是赢政最开心的事情。
    “哎,看到盖聂竟然转变态度,心甘情愿地做了朱由校马马夫,朕都惊呆了。”
    “看来是朕对盖聂的教育出问题。”
    “忽略了对盖聂思想上的错误纠正。”
    说白了,赢政没有朱由校这般能忽悠,更喜欢以霸道和王道之术结合起来治国。
    不在意臣子或身边之人的想法。
    作为后世之人,朱由校就比较有先见之明。
    时常把身边的人进行各种思想上的教化。
    说白了,朱由校玩的就是忽悠,走的是后世人人痛恨的传销套路。
    凡是跟着朱由校的人,没有不被朱由校忽悠的人。
    越是武者,越容易中招。
    并且中招的人,都是江湖上有名的天骄。
    章邯看着赢政纠结的样子,心里倒是很好笑。
    他对朱由校同样很佩服,那胆子不比年轻时的秦皇差。
    敢想敢做,也敢放手的干。
    “章邯,朱由校目前去了哪里?”
    章邯道:“去了百越,听说百越的焰灵姬是大美人,想要一睹其风采
    ……”
    嬴政不由笑道:“人不风流枉少年!”
    “这家伙竟然还有这一面。”
    “不过,你可以告诉他,悠着点,别乱来。”
    “要是有兴趣,可以参观朕灭墨家机关城的盛景。”
    如果没有朱由校来大秦,赢政不想亲自出手。
    既然朱由校了,便邀请朱由校一睹大秦锐士的风采。
    看他如何剿灭机关城这个毒瘤。
    让墨家在大秦没有立足之地。
    赵高一直都想担任监督朱由校的任务,赢政没有同意。
    害怕赵高心思多,引来朱由校的不快,直接把罗网里面的精英杀光。
    那亏的可是他。
    朱由校不介意,他介意得很啊
    ……
    死的又不是大明的人,那是大秦的人。
    这点赢政不会怀疑。
    当年赵高也去了大明,却被朱由校收拾了一顿。
    暗示他,小心赵高撬大秦江山。
    倘非朱由校的暗示,赢政也不会想到赵高隐藏这般深。
    竟然是阴阳家的人,这枚棋子埋得太深了。
    甚至故意放纵自己的儿子胡亥,把胡亥养废了。
    如果赵高还有利用价值,赢政都准备送赵高上路。
    这也是嬴政和朱由校两人关系亲近的原因。
    目前而言,两国关系亲如兄弟,都在互相帮忙。
    便是贸易上都增加了好几倍。
    大秦提供资源,大明提供商品,并且质量都非常高。
    赢政甚至想好了,直接和朱由校谈

第247章 朕都羡慕明皇帝的潇洒[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