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史时空多元宇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昭烈帝托孤孔明,野心勃勃养子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穆,披麻戴孝。白幡漫天飞舞,风卷江面如泣如诉。

    昭烈皇帝,大汉昭烈皇帝,这是朝廷刚定下的谥号。昭与烈,皆是王者之誉,但每一个字背后,都是沉重的分量。

    昭:容仪恭美、昭德有劳、圣闻周达、声闻宣远、威仪恭明、明德有功、圣问达道、圣德嗣服、德业升闻、智能察微、德礼不愆、高朗令终、遐隐不遗、德辉内蕴、柔德有光——这是百姓与朝臣给出的理由,昭烈二字,是刘备一生的写照。

    烈:有功安民、秉德遵业、圣功广大、海外有截、业成无兢、光有大功、戎业有光、刚正、宏济生民、庄以临下——这一字,是他纵横三十年的铁与血,是一把剑,也是一把火。

    朝廷设灵于城中大殿,灵柩前,诸葛亮率文武百官伏地而哭,声彻天地。

    刘禅跪于灵前,虽年幼,却也知父皇逝世之痛。他额头紧贴地砖,泪水流入尘土。赵云、魏延、马岱、王平、关平、张苞等人一字并列,铁甲沉重却无声落地。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跟随刘备多年征战的老臣,今日见其长眠,心如刀割。

    丧礼持续三日,蜀地大小官员,无一缺席。江边百姓自发在岸边立香,低声哭祭。

    刘备灵柩安葬于白帝城西北角的龙陇之巅,墓前碑文刻着“汉昭烈皇帝之陵”,由诸葛亮亲手书写,铁笔银钩,刚劲如骨,直刺苍穹。

    然而,当哀乐止,归程始,问题也接踵而至。

    翌日,诸葛亮召集核心将领与太子刘禅密议。白帝城虽悲气未散,但他清楚:先帝虽葬,北伐未起,蜀汉内部却早已暗流汹涌。

    “陛下。”诸葛亮望向刘禅,眼神坚定。“在北伐之前,必须先肃清内部,否则后方不稳,兵临城下也无用。”

    “丞相所言极是。”赵云拱手相应。

    “当前最大不安定之源,是刘封。”诸葛亮语速缓慢,却语句如刀。

    众人皆神色微变。

    刘封,乃刘备义子,原为罗侯寇氏之子,被刘备收为养子,性格刚烈,勇猛过人。昔年在上庸与孟达共同镇守,为蜀汉西北之屏障。

    可是在关羽被围,东吴反叛之时,诸葛亮亲遣急报,命刘封即刻援救,却遭其拒绝。那一次,关羽败走麦城,身死非命,蜀汉大伤元气。

    当时,诸葛亮主张处斩刘封,以肃军纪、保太子刘禅正统。但刘备念其多年养育之情,终究心软,未动其命,只夺其兵权,让其退居成都,留一命,算作警告。

    而今,刘备归天,刘禅年幼,诸葛亮虽执政,但刘封手中仍握有部分旧部,且深得部分老将拥护。

    他心怀不甘,已非一日两日。

    “若任由其存,待我北伐在前,他若于后起变,则成腹背受敌。”魏延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明显杀意。

    “但先帝临终未允我等动他性命。”诸葛亮沉吟道,“此事不可轻举妄动。”

    赵云此时道:“可先将其调离成都,分割其旧部,不使其再掌兵权。”

    马岱也点头:“分兵权,断耳目,再观其动静。”

    刘禅小声问道:“若他真起兵……怎么办?”

    诸葛亮目光如炬:“若真谋逆,天理不容,纵是先帝之义子,亦不能容。”

    与此同时,成都城郊,刘封府内灯火通明。他手握玉杯,独坐大堂,面无表情,眉间尽是思虑。

    一名亲信快步入内,低声禀道:“蜀中已立昭烈帝庙,诸葛亮主祭,三军尽服,民心皆归。”

    刘封不语,片刻后轻声道:“父皇死了……他终究,还是更信一个外人。”

    他攥紧玉杯,杯碎于掌心,鲜血渗出,却毫不在意。

    “若非当年那场局,我早已为太子。”他缓缓站起,目光冷冽,“既然这天下已是别人的了,那我……要不要亲手取回来?”

    屋外,一道雷声骤起,夜幕低沉,风雨将至。

第1章 昭烈帝托孤孔明,野心勃勃养子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