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一章 名头要靠自己打出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p;  nbsp刘秘书急匆匆地去了。
    nbsp李天明看了眼手表,距离开馆也没多少时间了。
    nbsp“王主任,咱们这里有没有懂日语的?”
    nbsp代表团中有随行翻译,不过会的都是英语。
    nbsp这时候,一个年轻的圆脸姑娘犹犹豫豫的举起了手。
    nbsp“我……我选修了日语,不过听和写还行,说的话……不是很标准!”
    nbsp卢源忙道:“这是景梅,海城外国语大学的高材生。”
    nbsp这个年代,大学生的含金量说高也高,说不高也的确不高,都是工农兵大学生,入学之前的基础很差,能不能学出来,全看后天的努力。
    nbsp“英语呢?”
    nbsp“听说读写都没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说到英语,景梅立刻变得自信了。
    nbsp“那就行,日语不够,英语来凑!”
    nbsp李天明说着,拿上那20份宣传册,带着景梅直接去了大门口。
    nbsp“我需要做什么?”
    nbsp景梅显得十分紧张,她是第一次出远门,更是第一次参加这么重要的活动,而且,等会儿要接触到的还是外宾,还没见着就开始心跳加速了。
    nbsp“等会儿开馆,你就用日语喊,早上好,欢迎光临!”
    nbsp呃?
    nbsp就这个?
    nbsp“有问题?”
    nbsp“没……没有!”
    nbsp八点钟,流花路展馆的大门敞开,黑的、白的、半黑不白的立刻蜂拥而入。
    nbsp“喊!”
    nbsp景梅抿了抿唇,眼睛一闭,也豁出去了。
    nbsp“哦哈哟够砸一嘛斯,伊拉下伊马赛!”
    nbsp中野喜次郎是从东瀛爱知县来的艺术品经销商,主要经营的便是来自中国的瓷器、丝织品,还有各种精巧的手工艺品。
    nbsp不过今年之前,他都是从宝岛那边进货,随着去年两国关系正常化,今年他早早就在东瀛的外务省报名要来参加中国的广交会。
    nbsp正随着人流往里面走,突然听到了这么一句不正宗的日语,下意识地转头看了过来,恰好就在这个时候,一本小册子递到了他的面前。
    nbsp纳尼?
    nbsp“先生,您好,这是我们展区的宣传册,我们海城带来的是五叶电风扇,还有电饭煲,如果感兴趣的话,您可以去看一看!”
    nbsp中野喜次郎听得一脸懵逼,他只会几句简单的中文,为了交流方便,还特意花钱在广州当地的大学雇了一名翻译。
    nbsp“翻啊!别愣着了,翻啊!”
    nbsp景梅很想吐槽。
    nbsp我日语就是个二把刀,你说这么一大堆,我哪知道咋翻译。
    nbsp可这是重要任务,容不得她胡思乱想,只能硬着头皮,按照自己的理解,把李天明的大致意思翻译了一遍。
    nbsp电饭煲怎么说?
    nbsp用电做饭的锅!
    nbsp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
    nbsp中野喜次郎倒是听了个八九不离十,转头又看向了他雇的翻译,俩人小声嘀咕了几句。
    nbsp“原来是这样。”
    nbsp说着接过了李天明递过来的宣传册,出于礼貌随意翻看了两眼,对着李天明点点头,就准备离开了。
    nbsp他这次来的目的是精美的瓷器和手工艺品。
    nbsp电器?
    nbsp东瀛如今是全世界最大的家电制造国,就连大老美都要进口他们的商品。
    nbsp中国人制造的电器?
    nbsp劣质、技术落后,买回去难道再卖废品吗?
    nbsp想着就要离开,不过对于李天明的宣传手法倒是很欣赏。
    nbsp这么多展区,来大门口发宣传册,招揽生意的只有李天明。
    nbsp中国人即便做生意都带着几分矜持。
    nbsp见对方要走,李天明哪能放他离开,他让景梅用日语问好,就是为了从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中找出挨宰的小鬼子。
    nbsp“这位先生,您来中国做生意,难道不想了解一下中国现在的发展情况吗?翻啊!别愣着,赶紧翻啊!”
    nbsp景梅都快哭了,她就是个大三的学生,如果是英语还有些自信,日语……
    nbsp同志哥,别难为我行不行啊!
    nbsp“去看看,体验一下我们带来的展品,相信您一定不会失望。”
    nbsp中野喜次郎停下了脚步,看着李天明,片刻的犹豫之后,最终还是点点头。
    nbsp只当是奖励这个年轻人的勇气了。
    喜欢。

第三百零一章 名头要靠自己打出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