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你在叫我?(上、中、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nbsp家才是幸福的港湾。
nbsp然而,当家里也没钱的时候,那就艰难许多了。
nbsp当然,即使没钱,在家也要过年。
nbsp在半山村老家,在杜牧和杜布一同离开的情形下,杜十娘、杜揭、杜开和杜锅同样要准备过年,并且准备朴素地过年。
nbsp因为年底了,别人家有钱的,那可都热热闹闹的。
nbsp大人们都在家忙活。
nbsp小孩子们则准备吃好食、穿新衣。
nbsp但由于父亲和兄弟离开,杜揭这几个来月很是辛苦。
nbsp他既要忙田里的活,也要忙活家里的,还要照顾妈和俩妹妹。
nbsp——
nbsp父亲的离开实在是迫不得已。
nbsp因为妈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现在大小便都在床上。
nbsp杜揭每天都要替妈抹手脚。
nbsp至于抹身子,那就要俩妹妹出场。
nbsp爸爸出门前做了一个摇架,可以将妈妈绑起来,然后摇到床下面的盆子里洗澡,洗完后再摇上去。
nbsp细心照顾下,妈没出什么大问题。
nbsp但其身子还是越来越瘦弱、越来越无力。
nbsp她老人家甚至因为屎尿又都在身,怕增加子女负担,竟然特意减少了吃食的数量。
nbsp——
nbsp妈妈越加瘦弱。
nbsp她瘦骨嶙峋,颧骨高凸,眼睛大得吓人。
nbsp虽然其神情还是如同往年那样温柔。
nbsp而那只野芦花鸡,则还是一贯陪伴在其身边。
nbsp由于家里事多,又为了给妈妈看病抓药,阿揭将大部分的鸭子都卖掉了。
nbsp猪和矮脚山马也都卖掉了。
nbsp而俩妹妹不必打猪草,算是有了时间。
nbsp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俩比较空闲。
nbsp——
nbsp因为每隔个把时辰,她们就要到卧室去帮妈妈翻身一次。
nbsp这是爸爸出门前特意嘱咐了的。
nbsp这导致俩姐妹——特别是阿开——有些睡眠不好。
nbsp这三个月来,她个子都没长什么。
nbsp家里少了羊、马和猪,小旺也不在,“大白”倒是耀武扬威的。
nbsp但家里现在没什么别的禽畜。
nbsp所以它想做些什么,也没人在意它。
nbsp至于阿布的那只松鼠“小松”,则被附近的一只野猫给吃掉了。
nbsp那可是阿布的宠物。
nbsp阿揭一生气就将附近的野猫全部逮住并杀掉了。
nbsp因为他分不清哪只是凶手,所以就将附近所有的野猫当成是凶犯。
nbsp或许是因为阿揭做了一件好事,那野芦花鸡对他倒是有了些好感。
nbsp但阿揭不太喜欢这野芦花鸡。
nbsp因为它老是呆在妈妈的床边。
nbsp这鸡注意卫生,会漱口,会用抹布,后来甚至还学会了给妈妈递脸帕。
nbsp但即使如此,阿揭也还是三番五次想要宰掉它,以给妈妈和俩妹妹炖汤喝。
nbsp但想到妈妈对那野芦花鸡的宠爱,阿揭才没机会对野鸡下手。
nbsp——
nbsp至于“大白”,阿揭倒是不敢动手。
nbsp因为那是阿开的命根子。
nbsp如果宰掉了“大白”,固执的阿开一定会提着刀子找自己拼命。
nbsp再说,鸭蛋产量明显下降,现在只能维持家里人——尤其是妈妈和俩妹妹——的需要。
nbsp只有再加上“大白”下的蛋,阿揭自己才会有蛋汤喝。
nbsp以前爸在家时,整个家里好吃的,总是先给爸吃。
nbsp妈说,“爸是家里的顶梁柱,必须优先保证爸的需要。”
nbsp家里的第一吃菜、第一块肉、第一碗饭,从来都是先给爸。
nbsp现在爸还是家里的顶梁柱。
nbsp不过他这顶梁柱却没在。
nbsp家还勉强维持着。
nbsp杜揭有些心力交瘁。
nbsp毕竟,他只有十三岁。
nbsp各种事情,里里外外,都要忙活。
nbsp虽然扛下来了,但却较勉强。
nbsp——
nbsp阿揭不敢偷懒,不敢晚起,不敢游乐。
nbsp因为后面有一堆的事情等着自己。
nbsp冬天来了,大雪纷飞。
nbsp家里还要准备更多柴火。
nbsp砍柴只能由他一人来做。
nbsp而那活儿并不比种田轻松。
nbsp杜揭终于体会到了“什么是顶梁柱”。
nbsp因为现在爸不在家,自己就是顶梁柱。
nbsp“自己要为妈和妹妹挡风遮雨。”
nbsp——
nbsp包括杜的是在内,一家人都很想念父亲和杜布。
nbsp但出去时,爸爸说了,他俩要在外待一年。
nbsp“这次一定要给妈找到求修治病的机会。”
nbsp那是他们的目标和任务。
nbsp二狗子叔和王麻子叔与爸他们一起去摩托罗城。
nbsp两位叔叔快年底了也没回来。
nbsp这不免让人担心凶多吉少。
nbsp妈最近半月要三个兄弟姊妹每天轮流都出去打听消息。
nbsp但每次大家都失望而归。
nbsp妈的忧虑似乎也越来越强,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
nbsp“牛二山”是附近有名的凶地。
nbsp“万一……”
nbsp杜揭心里咯噔了一下!
nbsp——
nbsp日子会变得难过。
nbsp但日子难过,也还是要过。
nbsp就好好像年难过,同样也要过一样。
nbsp爸爸离开时,家里几乎没任何银两。
nbsp幸好仨兄弟姊妹自己还喂了头猪。
nbsp卖得的银子,足够支撑一段时间了。
nbsp过年的一些年货如糖果、花生、瓜子简单准备了一些,也留下来了几斤肉。
nbsp离过年还有两天,十三岁的杜揭从走村的货郎担那里给妹妹们各买了一串糖葫芦。
nbsp他们很懂事,从来不吵闹着要什么零嘴。
nbsp但过年了,不能抠门到不给俩妹妹糖葫芦。
nbsp“再过一天就大年三十了。”
nbsp——
nbsp晚上,给妈洗过身子后,仨兄弟姊妹准备到卧室里陪妈妈,讲一讲过年的趣事。
nbsp虽然穷一点,难过一点,但还是要过。
nbsp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声音。
nbsp“过牛二山耽搁了几天,嫂子!”
nbsp二狗子叔叔道。
nbsp“牧歌叫我们到家后立刻给你们报平安。
nbsp“牧歌他在城里进了大户人家。
nbsp“还让我给你们带了些东西来。”
nbsp屋外,王麻子继续道。
nbsp他们俩平安。
nbsp父子俩也平安。
nbsp这就是最好的消息,孩子他妈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nbsp杜揭同样内心激动、眼眶湿润。
nbsp“爸还是这个家的顶梁柱。
nbsp“他还是心里装着这个家啊。”
nbsp“明天是大过年,要放串长一点儿的鞭炮。”
nbsp——
nbsp大年三十上午,齐家张灯结彩,所有仆人齐聚一堂。
nbsp八公子世碑正在主持“叶龘(dá)一百九十八年齐家仆人年度表彰大会”。
nbsp在会上,齐八公子将杜牧评为“齐家十大先进仆人”之首位,将火锅戏称为“豁锅”,意思是“豁牙哥创制的火锅”,并增发一倍的过年利是——一共十两银子。
nbsp会后,杜牧父子返回“老象鼻客栈”的二排二十二号屋子。
nbsp外面锣鼓喧天,南区、东区和北区的烟花和鞭炮声遥遥传来。
nbsp杜牧父子每人面前摆着一盘饺子,这是他们的年夜饭。
nbsp没孩子他妈、大儿子和俩闺女他们在身边陪伴,现在只有父子俩在这。
nbsp想起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新年恭喜》歌,杜布不由得用那漏风的嘴轻哼起来:
nbsp【每条大街小巷】
nbsp【每个人的嘴里……】
nbsp父亲慢条斯理地清唱,杜布放下嘴里的饺子,手掌拍打桌子,打起拍子。
nbsp这是爸妈每到过年时候都要叫自己四兄弟姊妹一起唱的歌曲,也是自己听过和唱过的最优美的歌。
nbsp在半山老家,四兄弟姊妹一起用手掌拍打桌子,打起拍子,最是让人念想。
nbsp【见面第一句话】
nbsp【就是恭喜恭喜……】
nbsp父亲唱完第一段,杜布也接着轻哼起来,对面的杜牧也拍打桌子,打起拍子:
nbsp【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nbsp【恭喜恭喜恭喜你……】
nbsp父子俩打起拍子齐声低唱,然后儿子和半山村一样向父亲磕头。
nbsp——
nbsp半山村的新年同样过得热闹。
nbsp杜揭和俩姐妹将桌子和椅子摆放到了卧室,和妈妈一起过年。
nbsp他们仨兄弟姊妹一起打起拍子,在妈妈面前唱起了《新年恭喜》歌。
nbsp【冬天一到尽头】
nbsp【真是好的消息】
nbsp仨兄弟姊妹相互作揖,又向妈妈磕头。
nbsp看着眼前懂事、可爱的子女,妈妈虽然有些无力,但仍用清脆的声音低唱起来。
nbsp【多少心儿盼望】
nbsp【春天的消息】
nbsp【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nbsp【恭喜恭喜恭喜你……】
nbsp——
nbsp听到人类在唱过年的歌曲,躲在墙角避风处的卢花感慨,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能和人类一样,渡过第二个年头了。
nbsp阿布离开时,卢花就确定,要比以前更紧的抱紧那家里的女主人的大腿。
nbsp所以,卢花小心翼翼地陪伴着杜十娘。
nbsp它将脑袋依偎在杜十娘的脑袋边。
nbsp杜十娘身体瘦弱,面容瘦削,脸色卡白,两只眼睛大得不仅吓人,而且吓鸡。
nbsp当然,这种害怕只是对陌生人或初次相见有感觉。
nbsp如果是多次遇到,那就没有什么感觉了。
nbsp熟悉了,也就会适应。
nbsp——
nbsp在杜牧和阿布离开后,阿揭和俩姐妹阿开、阿锅适应了对母亲的照顾。
nbsp姐妹俩给妈妈洗脸。
nbsp姐妹俩给妈妈洗澡。
nbsp姐妹俩给妈妈和哥哥洗衣服,还要做其他家务。
nbsp说实在话,看到俩瘦弱的女娃娃将那骨瘦如柴、浑身瘫软的女主人抱到澡盆里洗澡,卢花一方面感慨这对姐妹的孝顺和尽力,另一方面感慨女主人的身体实在是不忍直视,活着都属于是活受罪。
nbsp——
nbsp在卢花心里,如果杜十娘是来自后山东北角的老母鸡,那肯定要被野猫吞进肚子里去了。
nbsp因为其他的母鸡或小鸡,肯定会放弃这样一只没用的老母鸡。
nbsp哪怕这只老母鸡是那亲自孵育了自己的亲妈,也是如此。
nbsp如果自己还在东北角,如果自己的新生老妈还活着,卢花相信,自己一定会这样做。
nbsp然而,这杜家兄妹却没有这么做。
nbsp离开的那对父子,还出去寻医问药。
nbsp“人类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实在是值得鸡类学习。”
nbsp遗憾的是,即使鸡类想学习,也没有这个条件。
nbsp因为鸡类不像人类这样,是没有医生的。
nbsp——
nbsp看到俩姐妹如此努力,旁观的卢花拼命地学习。
nbsp那只在自己眼前阿布亲手杀害、然后进入人类肠胃系统的老母鸡,虽然在杜家生活了许多年,就是因为不学习,所以才落到了那个下场。
nbsp“殷鉴不远啊!”
nbsp感慨的卢花学习动力更足了。
nbsp人类——更具体地说,杜家人说话,——它听着。
nbsp杜家人做事,它学着。
nbsp卢花能听懂人类的话,觉得这半山村的人,尤其是杜家人说话,还是挺浅显易懂的。
nbsp甚至后山那些鸡类、野猫、野牛等说的话,它也能听懂。
nbsp大家相互之间还能实现跨物种的语言交流。
nbsp而语言是智力的表现。
nbsp所以,卢花才自觉自身的智商不错。
nbsp——
nbsp当然,虽然能听懂人话,但卢花自己却不能说人话。
nbsp它只能说鸡话。
nbsp而这鸡话只有在后山才通用。
nbsp到这杜家,乃至整个半山村,就没有用了。
nbsp“才这么一点儿远的距离,怎么相互之间有这么大的鸿沟啊?”
nbsp——
nbsp躲在墙角避风处,卢花在听着杜家兄弟姐妹与那卧床的老妈一起打着拍子,唱着《新快乐歌曲》。
nbsp它不敢参与其中。
nbsp因为它要唱,那就只有“咯咯咯”。
nbsp这是翻译成了“鸡语”的《新年快乐》。
nbsp但在人类的耳朵里,所有公鸡的“咯咯咯”声音都是一样的。
nbsp就像在人类的眼里,所有的***都是一个模样、晚上所有的牛都是黑的一样。
nbsp所以,对于人类的偏狭,卢花深有体会。
nbsp也正因如此,卢花一直小心翼翼的。
nbsp并且,它一直努力地学习。
nbsp——
nbsp阿开给妈妈端来了早餐。
nbsp阿锅一口一口地用调羹给妈妈喂食。
nbsp“难道自己还能用那鸡爪子拿起调羹、端起碗吧?”
nbsp卢花试了试,发现自己的鸡爪子确实难以弯曲。
nbsp其柔韧性不够。
nbsp偷偷摸摸练习了很久,卢花发现,还是很难做到。
nbsp“难道这种喂食方式属于人类特有的种族天赋,自己无法学习吗?”
nbsp卢花苦思冥想。
nbsp突然间,它想起来了,自己还有鸡嘴巴。
nbsp那么,自己能不能用自己的鸡嘴练习使用筷子或调羹?
nbsp——
nbsp想到这儿,卢花有了决定。
nbsp趁着这仨兄弟姐妹都在外忙活的时候,卢花偷偷摸摸地来到了外面的饭桌了。
nbsp鸡爪子站在桌上。
nbsp脑袋低垂。
nbsp夹起调羹。
nbsp“自己可以夹起调羹!”
nbsp但从碗里舀汤或稀粥,却还需要更多的练习。
nbsp幸好自己有的是时间。
nbsp因为那仨兄弟姐妹都挺忙。
nbsp然后,卢花就学会了用调羹舀喂汤。
nbsp练习了不知好多次后,它能很熟练地使用,并且不摇晃出任何一滴汤汁来。
nbsp遗憾的是,这种喂食方式毕竟是为了方便人类。
nbsp所以,卢花没办法一边喂汤喝的同时,还能一边端起碗。
nbsp它也没办法使用筷子。
nbsp——
nbsp阿开、阿锅给妈妈洗脸。
nbsp她俩要端水过来。
nbsp要将脸帕打湿。
nbsp要稍稍拧干。
nbsp要在那面容瘦削,脸色卡白,两只眼睛大得不仅吓人而且吓鸡的人身上轻轻擦拭。
nbsp如果是洗澡,则动作步骤更多。
nbsp卢花觉得,自己十有八九是不能端起那只大水盆,或是那只沉重的水桶。
nbsp这些都是为人类设计的。
 
第19章 你在叫我?(上、中、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