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80:我的军工记忆有点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2章 星火燎原时[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屏幕上那代表着民用市场广阔天地的散热模块结构图。重生者的先知先觉,加上沈清秋突破性的“星尘”核心,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迅速扩散到那些曾被“卡脖子”的工业领域。这感觉,比单纯在实验室里搓出个“黑科技”模型,更让人心潮澎湃。
    nbsp“铁柱,”陈默拿起那关节外壳,掂了掂分量,“这涂层工艺,所里‘创新特区那边给授权了?”
    nbsp“给了给了!”赵铁柱拍着胸脯,“沈工那边签的技术许可协议,王干事亲自盯着办的,流程走得飞快!咱们厂(指承接生产的合作军工配套厂)按协议支付授权费,按销售额给所里分成!所里拿大头,沈工她们课题组也能分到实实在在的奖励!这叫啥?共赢!”
    nbsp陈默点点头。这才是正途。他作为核心研发者之一,身份敏感,不可能去开公司当老板。但技术成果通过正规军转民渠道,授权给具备资质的军工或民用企业落地转化,既符合政策,又能让创新者获得应有的回报,还能实实在在解决国家急需、打破垄断。这种“星火燎原”的模式,比他一个人单打独斗,力量大得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通知厂里,按最高标准准备样品和全套测试报告。”陈默将关节外壳还给赵铁柱,语气沉稳中带着锋芒,“带上我们的新报价单,去找那几家以前鼻孔朝天的外国液压件供应商‘聊聊。告诉他们,我们这‘土特产,性能翻倍,价格…腰斩!顺便,”他嘴角勾起一丝熟悉的“恶趣味”,“给‘巨灵神那位李总也寄一份样品,就用…最普通的邮政包裹,包装盒上记得贴个大红标签,写清楚‘国产替代,质优价廉。”
    nbsp赵铁柱和周斌对视一眼,嘿嘿低笑起来。会议室里充满了“默灵”团队特有的、即将去砸场子的快活气息。
    nbsp
    nbsp几天后,材料研究所那间有些年头的礼堂再次坐满了人。这次不是政策宣贯,而是一场特殊的报告会。主席台上方挂着横幅:“‘星尘材料首批军转民技术转化签约仪式暨应用展望”。
    nbsp沈清秋作为“星尘”涂层核心技术的发明人代表,站在讲台前。她换下了白大褂,穿着一身简洁的深色西装套裙,显得干练而沉静。身后的投影屏上,正播放着西北风洞烈焰中“星尘”巍然不动的震撼画面,以及矿用机械臂关节在严苛测试中毫发无损的视频片段。
    nbsp“……‘星尘的成功,是基础研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扎根工程实践土壤的成果。”沈清秋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而平静,没有激昂的煽情,只有科研工作者特有的理性与力量,“它诞生于‘昆仑登天的烈焰,淬炼于‘潜龙深海的巨压。如今,它所蕴含的梯度功能设计理念与极端防护性能,正通过正规、开放的技术授权渠道,从尖端国防领域,走向更广阔的工业应用天地。”
    nbsp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前排坐着装备发展部、陆军装备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旁边是赵铁柱所在配套厂的厂长,还有几家大型服务器制造商的技术代表。王干事和陈默坐在稍靠后的位置。
    nbsp“今天,我们很高兴与XX特种装备厂(赵铁柱的厂)、XX电子科技集团等优秀企业正式签署‘星尘衍生涂层技术的授权协议。”沈清秋示意工作人员展示电子签约画面,“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让源于国家使命的创新之火,点亮更多工业领域的‘卡脖子暗区,锻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产业链韧性——这是‘星尘的使命,也是我们‘创新特区持续燃烧的动力。”
    nbsp掌声在礼堂里响起,热烈而持久。沈清秋在掌声中微微鞠躬。她看到台下陈默正对着她轻轻点头,脸上是纯粹的、为技术落地而欣慰的笑容。没有商业帝国的蓝图,只有星火燎原的踏实。束缚尽去,前路光明。属于“星尘”的时代,正以其坚实而璀璨的光芒,真正铺展开来。
    喜欢。

第162章 星火燎原时[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