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8章 实为艰巨任务[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骑兵至少两三万。”
    nbsp朱元璋略作思索后答道。
    nbsp北平兵力远超此数,但作为骑兵,顶多两三万,其余多为步兵。
    nbsp即便北平有十万大军,亦多为守城之兵。
    nbsp此次北伐,需迅速行动,且需分兵穿插、迂回,实施闪电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汉中军三万,加上四哥之兵,若合为一处,亦有五六万大军。”
    nbsp朱松缓缓点头。
    nbsp他不介意老四参与北伐立功,权当是提前熟悉封地。
    nbsp或许漠北战后,可将燕王一脉皆封于此。
    nbsp老四有三子,加他自己,五城尚有余裕。
    nbsp朱元璋亦点头,老四既欲参战,便让他同行。
    nbsp此次亲征,他还欲封狼居胥。
    nbsp老四能分杯羹已属不错。
    nbsp届时自西安府出发,途经老三的太原府,再至老四的北平府,顺便视察封地。
    nbsp“老十七有朵颜三卫十万,是否加以利用?”
    nbsp朱元璋忽忆起去年就藩的宁王朱权。
    nbsp大宁府位于北平府北,大军北上必经其封地。
    nbsp“若得朵颜三卫数万,兵力便足。
    nbsp击败漠北敌军后,可就地驻军筑城。”
    nbsp“届时将漠北牧民召集,儿臣愿出资出粮,以免从大明长途跋涉送人。”
    nbsp朱松思索片刻,认为多带人手至漠北亦无妨。
    nbsp毕竟广袤之地,若无大明军队镇守,何以安宁?
    nbsp“十七弟既欲同行,三哥是否也应算上?”
    nbsp“若父皇前往太原府,三哥定不会错过此机会。”朱松笑道。
    nbsp虽朱棡军事才能不及朱棣,但亦是战场好手,颇有实力。
    nbsp朱元璋欲亲征漠北,途经太原府,朱棡若有心,必请同行。
    nbsp“如此算来,此次北征,你、老三、老四、老十七,共四位藩王矣!”
    nbsp朱元璋未曾想,人数愈议愈多。
    nbsp“歼敌之事,汉中军足矣,其余兵马布防为主。”
    nbsp“此次断不能让敌再有之机!”
    nbsp朱松含笑点头。
    nbsp朱元璋闻之,亦深表赞同。
    nbsp即便三藩王随征,亦只为守土,正面战场,朱元璋未寄厚望于他们。
    nbsp主力交予汉中军便可。
    nbsp万支燧发枪,二十台迫击炮千发炮弹,面对十万骑兵,亦无所畏惧!
    nbsp然漠北地大人稀,汉中军三万,即便分散驻守,亦显捉襟见肘。
    nbsp有三王相助,防守之事,交由他们即可。
    nbsp回汉王府,朱元璋即刻书信数封,分致老三晋王朱棡、老四燕王朱棣、老十七宁王朱权。
    nbsp其实朱棣借大同府之事请缨北伐,朱元璋早已预料。
    nbsp他岂不知,朱棣见西域被老九攻下,封予朱匣秋为雍王之地,心生艳羡?
    nbsp说白了,老四被老九所激。
    nbsp朱匣秋年幼,自有朱松这个父亲管教。
    nbsp此事,朱元璋早已公告天下,故即便朝中多位大臣心有不甘,亦不敢多言。
    nbsp实则,朱匣秋被封为雍王,不过是朱元璋随意之举,因他深知此子乃大明未来太子。
    nbsp尽管太子之位终将归于次子朱匣焌,但鉴于老九长寿,此二子恐难活到登基之时。
    nbsp加之他已有意更改规矩,如老九所言,不设太子,而以贤者监国。
    nbsp届时,遗诏置于皇卫道观,老九在世时,可随时更易,且唯老九有权改之。
    nbsp既无法赐朱匣秋太子之位,赐其王爵亦非大事。
    nbsp更有皇卫学院考核之制,皇子能力高下,皆由皇卫学院评定。
    nbsp唯通过皇位学员考核及监国考验者,方有资格承继大统。
    nbsp朱元璋视此为良性竞争。
    nbsp朱元璋返汉王府,而朱松则直抵厂。
    nbsp汉中甲胄,皆出于此,月产三百余套。
    nbsp朱松麾下,专事甲胄打造之工匠,逾千人。
    nbsp每套甲胄,皆工匠手工精制,珍贵异常。
    nbsp月产三百套甲胄,意味着什么?朝廷军中,十万大军,能有一百余人披甲,已属精锐。
    nbsp反观朝廷军,即便是百户级别之,亦仅着半身甲。
    nbsp去年,老爷子以国运系统购得盔甲一套,已赐蓝玉。
    nbsp蓝玉位高权重,可赏之物不多,西域一战立下大功,朱元璋与朱松商议,既已封秦武等人为爵,索性将此战甲赐予蓝玉。
    nbsp汉中军持续扩编,甲胄生产亦紧锣密鼓。
    nbsp此番出征漠北之三万大军,皆为老兵,留于汉中者,皆为新兵。
    nbsp朱松极为关注新兵的训练与装备,鉴于未来汉中军的任务日益繁重,需攻占与守卫的地盘渐增,扩大军力势在必行。
    nbsp他亲临厂房视察,确保此方面无误。
    nbsp数日后,北平燕王府内,朱棣接到朱元璋自汉中府寄来的信件。
    nbsp“为何仅是书信一封?父皇为何不直接颁下圣旨?”朱棣见信,心生凉意。
    nbsp若老爷子赞同他北征,理应圣旨送达。
    nbsp姚广孝劝道:“殿下先阅信内容,再问不迟。”
    nbsp朱棣急切拆信,阅罢,双目圆睁。
    nbsp信中言明,老爷子并非反对征讨鞑靼,亦非不许朱棣出征,而是要亲自挂帅!
    nbsp朱棣身为燕王,仅能作为将领随侍左右。
    nbsp更令人惊愕的是,此次出征主力竟是老九及其汉中军,老三朱棡与老十七朱权的朵颜三卫亦参与其中。
    喜欢。

第538章 实为艰巨任务[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