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大汉传檄[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诸葛亮觉得打仗也并不可怕,反而是一种好事。
nbsp战争很可怕,给人的心灵带来伤害,但万一打胜了,也会带来一些财富和人口,足够诸葛亮壮大自身。
nbsp“为父乃泰山郡丞,一介文职,未曾习武,不通武事。如今却要提刀跨马上阵,厮杀乱贼,实在是力不从心,鞭长不及,阿亮你素来有主张先见,依你看来,为父该当如何?”
nbsp诸葛珪知道读书人是斯文人,和那些泥腿子讲讲道理还行,若是拼力气,拼性命,说是手无缚鸡之力也不为过也。
nbsp诸葛珪习惯性地将郡守张举扔过的皮球,又一脚踢给了诸葛亮。
nbsp“父亲,请放心。那薛都尉和高督军与孩子皆是相熟之人,必定会帮我诸葛家度过这一场危机的。敢问父亲,此次招军应敌,所要讨伐的为何人?”
nbsp诸葛亮先安抚了一下诸葛珪,表明都尉薛悌和督军高堂隆都是诸葛氏的人,哪怕是郡丞掌兵,也能做到如同臂使。
nbsp“讨伐的是那太平道教,教主名唤张角,有兄弟二人,一个叫张宝,一个叫张梁,乃巨鹿郡钜鹿县人,张角号‘太平道人,自称‘大贤良师。那张角意图造反,派遣手下马元义暗自结交中常侍封谞、徐奉,私自送给了此宦官二人大量的钱财,想要他们作为洛阳的内应。”
nbsp诸葛珪说到这里,顿了顿,为张角之辈结交宦官,感到真是一丘之貉。宦官弄权已令朝中奸诬当道,加上太平道教想举事起义,真是天不佑大汉呀,叹了口气,接着说道:
nbsp“你也知道,那太平道教徒极多,加之现在许多百姓入了太平道教,家家都侍奉大贤良师,可说民心归附。张角估计认为天下最难得的便是民心,便与张宝、张梁商议,要是不乘机把握形势夺取大汉天下,实在是太过可惜。于是,一面私造黄天大旗,约定三月为期举事起义,却被人告密,故而有皇帝降诏,州郡传檄一事。至于其他,为父也知之不详。”
nbsp诸葛珪也是心灵通透之人,结合之前太平道教的人在泰山郡的活动来分析,便足不出门,大概地将张角举事起义的动机揣摩得七七八八。
nbsp至于张角派人勾结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人,私造黄天大旗,约定三月举事,则在皇帝的诏书里明明白白的写着,诸葛珪此时也不怕告诉诸葛亮,反正很快整个泰山郡就会传遍。
nbsp然后,心向大汉,有心报国的则报名投军;心生怨恨,有仇报仇的则会加入太平道教,成为乱贼同伙。
nbsp“如此,父亲更加高枕无忧。若无内应,仓促起事,那张角以区区百姓想覆灭我大汉,简直是妄想。大汉虽内有宦官干政,外有皇戚弄权,但大汉的底蕴还在,一心热血,精忠报国之辈大有人在,英雄豪杰必定不会放任大汉陷于危难之中,随波逐流。”
nbsp诸葛亮给诸葛珪做二次分析,大汉之人好武,武风昌盛,朝廷军队强壮,武器精良,那张角虽掀起一阵狂风骇浪,但只要顶住刚开始的海啸,撑住大汉这一条小船不翻,海潮总将会退去。
喜欢。
第五十三章 大汉传檄[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