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诸葛天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桃园结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亲。在下仰慕结交尚来不及,哪里敢心生嫌弃。非我不愿义结金兰,结拜为兄弟,在下不才,素来敬重英雄,只是出门在外,身不由己,实是有苦衷的。”
    nbsp诸葛亮苦着脸,声情并茂地说自己不是不愿和未来的几位大佬义结金兰,结拜为兄弟,而是有苦衷的,准备用三寸不烂之舌拒绝张飞这种不利于诸葛亮的提议。当然,诸葛亮也没打算因拒绝这事,而与这三人结下梁子。
    nbsp毕竟,无论是单独哪一个,将来都是个不得了的人物。
    nbsp“公子有何苦衷?但讲无妨,我等并非不知情礼之辈,若是实有阻难,必不敢强行要求公子与我等结拜,毕竟义结金兰一事,讲究你情我愿,生死与共。要是心怀异意,他日终成不美。”
    nbsp刘备害怕张飞过于强势,强逼诸葛亮,要是引起诸葛亮的不喜,以诸葛亮官家子弟的身份,纵是不怕诸葛亮,万一将来被诸葛亮找准机会,下下绊子,那就得不偿失了。
    nbsp于是,刘备只好苦口婆心地问诸葛亮,你要是不与我们结拜,倒是给个话呀,也好忽悠过张飞这二愣子,免得彼此闹得不快。
    nbsp诸葛亮料到刘备会出来打圆场,这种事,刘备干得多了,和事佬,和稀泥,只要有刘备在的场合,必定是宾客尽欢,主客相宜。诸葛亮也就顺着台阶而下,开始睁着眼说瞎话地解释起来。
    nbsp“家父康健,家师尚在,家兄远任,若是与各兄长结义,不敢不报,但泰山偏远,而今讨逆事急,恐无法两全。故我只能忍痛先不与各兄长义结金兰,待他日回去,取得家人同意之后,再择日与兄长们结拜为兄弟。几位兄长皆是人中龙凤,一方豪杰,还望他日能不计前嫌,友谊长存。今日之过,还请各兄长见谅,多多包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诸葛亮抱歉地向刘备、关羽和张飞行了一礼,既表示刘关张都是诸葛亮认可的英雄豪杰,又说明了不愿义结金兰,那是因为家里有父母、恩师、兄长的原因,而非自己不愿。
    nbsp反正,诸葛亮就是将黑锅甩了诸葛珪、蔡邕等人,至于所说的取得家里人同意,则是天方夜潭了。若是诸葛亮回去,不向这些人提起此事,何来取得同意,那么给刘备等人的承诺就遥遥无期了。
    nbsp诸葛亮这么一说,各人不但好理解诸葛亮为什么不同意,也给桃园结义一事自圆其说。不是诸葛亮看不起刘备、关羽和张飞,是他还小,做事还得请示家里人,做不得主。
    nbsp也是,刘备年岁最高,家中只剩下老母,自然能自己做主;关羽流浪四海,家里也并无亲眷;张飞的父亲也早已仙逝,张飞才顺位接替家主。
    nbsp诸葛亮的说法,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我们不一样。
    nbsp“公子至孝至忠,结义一事就暂且作罢,还请公子明日前来观礼。”
    nbsp张飞听诸葛亮说不是嫌弃出身问题,而是家有长辈,不敢自专,也就不强求,又见诸葛亮言语带着尊敬,张飞最好面子,听不出诸葛亮婉拒的弦外之音,见刘备、关羽都不说话,只好强行出头,将双方礼节做足做够。
    nbsp“多谢相邀,明日必携重礼,观礼以贺。”诸葛亮朝着张飞施了一礼,又朝着刘备和关羽也施了个告别礼,表明天色已晚,暂先告退。三人忙回礼,表示明日虚席以待,静候佳音。
    nbsp说罢,诸葛亮施施然,离开了张家。
    喜欢。

第七十二章 桃园结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