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诸葛天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 神匠马钧[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会令铁匠远近唾骂。郭达不得不慎重。
    nbsp“郭大师所言,乃是应有之义,理所当然。还请大师过目,并禀报贵师兄,我等便在这门口等候。”
    nbsp刘备也知道各行各业,都爱惜自己的羽毛,也就不与郭达计较,令随从取一小部分镔铁交与郭达,然后在门口静心等候马钧的答复。
    nbsp诸葛亮在一旁,听到郭达说自己有个师兄,念头一转,便猜到了。原来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的兵器不是出自郭达之手,而是出自马钧。
    nbsp料想,从前郭达在蜀汉之中,名声和地位并没有蜀人蒲元的高,一来是蒲元为蜀地人,学徒极多,名声易显;二来郭达的锻造技艺也的确不能稳压蒲元一头,只能说是各有千秋。
    nbsp郭达善造箭,蒲元优锻刀。
    nbsp这马钧,诸葛亮也是耳熟能详,知道是个有才能,真正干实事的人。
    nbsp马钧从小口吃,家境贫寒,不善言谈,曾经官至魏国担给事中,但马钧的一生,从少年到老年,一直不得志,无论马钧发明或改造了多少,仍然受到阻挠和蔑视,因此技巧一直未得到顺利发展的机会。
    nbsp马钧熟于打铁的过程和锻造的工艺,因此才懂得大多事物的原理,加上很喜欢思索,善于动脑,同时注重实践,勤于动手,尤其喜欢钻研机械、铁器方面的问题,关心生产工具的改革。
    nbsp细数马钧一生的成就,那可是了不得。
    nbsp一是还原指南车。运用差动齿轮的构造原理,制成了指南车,重现了传说中的指南车;
    nbsp二是新式织绫机。改进当时操作笨重的织绫机,将织绫机五十蹑,织统机六十蹑,统统改成十二蹑,不止精致、简单适用,生产效率也比原来的提高了四、五倍,织出的提花绫锦,花纹图案奇特,花型变化多端,受到了世人的喜爱和欢迎;
    nbsp三是龙骨水车。也称翻车,轻快省力,可以用于低处向高地引水,世赞“其巧百倍于常”;
    nbsp四是轮转式发石车。制作出来的一种发石机,能连续发射石块,远至数百步;
    nbsp五是水转百戏。把木制原动轮装于木偶下面,以令木偶能活动。
    nbsp六是改进诸葛连弩,将诸葛亮曾发明了的一种可以把箭接连发射出去的连发射远器连弩。原每次可发数十箭,改进威力增加五倍。
    nbsp马钧的才能,世所皆知,人们评价很高,不得不折服,承认“天下服其巧也”。
    nbsp大儒傅玄曾感慨颇深地说,马钧的巧,就算是古时的公输般(鲁班)、墨翟,以及汉代的张衡,也比不过,但公输般和墨翟都能得到重用,马钧的一生却不能发挥其长,真是最可痛心的事。
    nbsp要是说郭达是名匠,那马钧便可称之为神匠了。
    nbsp天下之名巧。
    喜欢。

第七十九章 神匠马钧[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