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诸葛天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八四章 出山的条件[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晰地记得当初水镜先生司马徽教了他们多年之后,更是从他们中挑选,将《奇门遁甲》传授给了诸葛亮,诸葛亮更不知道的是像《奇门遁甲》这样的灵宝居然有八件之多。
    nbsp诸葛亮自觉也不是很蠢,对于各种军阵、道术,甚至是兵法,都是仔细钻研,无一例外,却总是最终棋差一着,导致三分天下,虽说三国鼎立成功,但诸葛亮深知蜀汉是最弱的那一个。
    nbsp这里面的区别,在于蜀汉比东吴更有上进心,但屡次不得发展,而不像曹魏一样,打下一个地方,休养几年,就恢复生机了。
    nbsp不过,诸葛亮虽说惊讶于司马徽所说,但诸葛亮却不急着追问,毕竟诸葛亮也是了解自己的老师,这个水镜先生司马徽的,知道司马徽有个习惯,就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果问了司马徽,只要司马徽知道的,懂得的,就肯定会一股脑地全部告诉你,哪怕你并没有问那么深入。
    nbsp果然,司马徽顿了顿,清了清嗓子,向诸葛亮示意,左手一指,指向旁边的一排枯木支架。诸葛亮一看,回忆颇深,只见木支架子上面有八块木牌,当初诸葛亮向司马徽学了多本领之后,破了司马徽的出山标准与要求,正是得到司马徽示意之后,从其中一面木牌的背面,拿到《奇门遁甲》之术的。
    nbsp说起来,水镜先生司马徽对于学生是否能够出山,独当一面的标准也是颇为奇葩。司马徽常年所教他们,自然对于那些学生的才能与品性如何,了解无疑。而司马徽也不考那些排兵布阵,运筹惟屋,毕竟这些都是基本功,也没什么新意,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很好。司马徽当然不会在这些没多大意义的事情上浪费功夫。
    nbsp自从每位学生第一天上课开始,司马徽都会告诉他们,无论在这个课堂里学到多少,想要离开这个课堂,达到出山的条件,只有一个,若是达不成,就只能一直在这里学习,直到司马徽觉得所教的东西已是差不多了,方能下山。
    nbsp司马徽的条件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就复杂。那就是:在未得到司马徽同意之前,能够出了课堂的门。这个初初一听,好像很容易,其实很难。因为司马徽此人的性格极好,脾气可说是没有,向来都是一幅“好好先生”的样子。
    nbsp一方面,司马徽所教学的东西,的确是诸葛亮和徐庶等学生所想学的,毕竟对于天文地理、文韬武略、军阵兵法、算数医药等等,都是闻所未闻,至少诸葛亮等人尚未掌握的。所以,诸葛亮和徐庶、庞统等人,每次都是齐齐地按时到达课堂,认真聆听司马徽的课。
    nbsp另一方面,司马徽对各个学生,却又十分宽容,无论是哪个学生,不懂或者是想学,司马徽都会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替他们讲解,直到学会为止,甚至哪怕是榆木脑袋,司马徽也不会主动让他们出了课堂,说是不教了,显得极其负责。
    nbsp如此一来,年复一年,司马徽胸中所学,也差不多让各个学生掏空了,但想要下山,却没那么容易。
    喜欢。

第二八四章 出山的条件[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