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诸葛天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零三章 圈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陈留王刘协是灵帝的第二个儿子,与少帝刘辩仍是仅存的汉室正统,虽说年纪才九岁,但董卓还是想替陈留王刘协起个好点的帝号,毕竟这代表着董卓的眼光,万一董卓扶立的陈留王刘协连帝号都平平无奇,估计这大汉天下不会有太多人相信在董卓的拥护之下,大汉能够有新的作为。
    nbsp就这样,陈留王刘协登基继业,称帝号为献帝,并改大汉年号为初平元年。新帝登基,接下来的就是大赏群臣了,董卓这回终于能够得到尚书台加盖印玺的迁职诏书了,而不是自领为官。
    nbsp董卓被封为相国,位高三公,权利高于所有朝臣,不但在朝会之上可以赞议政务,还能够对汉帝刘协不用朝拜,甚至上朝面圣之时,能够大摇大摆地来,逍遥自在地去,来大殿参加朝会也自恃身份,连腰间佩剑和脚穿步履都没有放下和脱掉,而是大大咧咧的就这么走进去。
    nbsp董卓威风四面,作威作福,其余大臣根本就不能相比,也不敢多言一句,毕竟董卓杀人在先,根本就不在乎闲言非语,有不服之人直接斩杀了事,以杀止谏。
    nbsp董卓只顾饮酒作乐,日夜欢歌,对于朝政也是一知半懂,对人对事都是以霸道欺凌为主,直接将朝中大权独揽于一手,凡是有疑问的地方也只信任李儒等女婿自家人或西凉军系,董卓纵情生活,沉溺享受,但李儒却是个颇有危机感的人物。
    nbsp有能力的人才跑的跑,杀的杀,况且大汉各地的世家望族又不愿依附董卓这种以武职上位的权臣,认为董卓不是读书人,根本就不足以为友,道不同不相为谋,毕竟大汉家天下都是以士大夫共治九州的理念稳定汉朝各郡县的。
    nbsp于是,李儒劝说董卓要多收服人才,重用那些名声远扬,胸有才学的名士,或者世家望族的子弟,于是董卓就大肆辟征大汉各地的名士和能力,当然对于那些世家望族也态度极好的邀请其优秀的子弟出来为官。
    nbsp可惜董卓想象是美好的,那些世家望族却根本不鸟董卓,纷纷不理不睬或是委婉拒绝。除了一小部分的人愿意听从董卓的召唤,前来京师洛阳当官之外,董卓可说是碰了一鼻子灰。
    nbsp既然开了个头,董卓也不想丢了面子,况且李儒转念一想,这大汉有能力治国治政的人才不少,想要收服不难,但名气最大,且学识渊博的人却是不多,像郑玄等人,李儒是找都找不到,更别说是请来效命了。
    nbsp至少文武双全的人也不是没有,像之前在朝为官的卢植,可惜卢植也弃官离去,不知所踪。但李儒没有放弃,略一打听,居然被李儒发现了一个大儒,且是极有可能征用得到的。
    nbsp那就是前议郎蔡邕蔡伯喈,蔡邕虽说性情耿直,口直心快,但在朝堂之上风评却是极好。尤其是之前蔡邕敢于直怼十常侍张让和外戚大将军何进等人,圈了一大波粉丝。
    喜欢。

第四零三章 圈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