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诸葛天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三二章 两面讨好[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们的统一共识和意见。郭嘉知道陈宫是有意相让,也是想培养郭嘉在各人面前的威信和能力,只好朝着陈宫示意,通过神色答谢一番,而后颇为慎重地说道:
    nbsp“回主公,以嘉看来,董卓倒行逆施,横行无道,恐难以持久,虽说坐拥凉州和荆州两地兵马,却两军多有不和,此时乃是天赐良机,理应起兵。这战是得打的,该打的。”
    nbsp“然而,青州虽稳,时日不长;兖州新定,人心未安。若是起兵当需先了解两州各郡县面临的难题,以免一旦有了战事,后续的粮草供应或是兵马调配不当,产生了问题,到时左右了战局,就多有不美。因此,要是能优先解决各郡守、县令所提出的问题,那就应该起兵。”
    nbsp郭嘉知道人心都是千古不变的,文官爱政如民,不爱打仗,都喜欢和平,百姓安居乐业,只要没有战事,就比什么都好,毕竟一打起战来,说不定哪天就被战火波及了,到时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废,十室九空那还谈什么治理。
    nbsp而武将的心理却是刚好相反,只要给足粮草和兵马,各武将是巴不得天天打仗,毕竟打胜了那可是赤裸裸升官发财的战功,打输了又有足够的粮草和兵马也能东山再起。
    nbsp郭嘉一说完,各武将诸如张飞、黄忠、徐盛、魏延等人都面有喜色,既然郭嘉说要打仗了,应该起兵,这战该打,要打,那这起兵之事就八九不离十了,只要陈宫也没明确反对,到时各武将只要投赞成票,那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nbsp而在坐的各文官听完郭嘉的分析,也觉得这年轻的军师果然有一套,不愧这么年少就能独领一军军师之职,一番话说下去那是滴水不露。首先,那是说定了要打仗,不惧战事,说中了各武将的心声;其次又说要先解决各郡守、各县令面临的难题,算是同时讨好了各文官。
    nbsp毕竟,那些武将每日只知操练,根本就不知道郡守或县令这些人的苦衷和难处,没有当家就不会知道当家的痛。每天面对郡县大大小小的事情已是苦不堪言了,要是再起了战事,肯定是以大战优先,然而各郡县平常的事务却依然要处理,这样就会加大了各郡守、县令身上的担子。
    nbsp况且,一旦有了战事,前线要是一时不利,战事吃紧,人力就会变得紧张,而粮草等钱力也会大量的消耗,万一事出不利,吃了几个败仗,恐怕各郡县又得后退几年。
    nbsp郭嘉说完,又看了一下诸葛亮和陈宫,诸葛亮当然知道的意思,而陈宫更是表示嘉许郭嘉刚才的回答,作为军师就怕有时候不自觉地偏向于军队,陈宫还以为郭嘉这么年轻,肯定也是喜大好功之人,结果郭嘉却始终没让陈宫失望。
    nbsp诸葛亮接过郭嘉的话头,不让场面形成一面倒,生怕真有什么大难题,那些文官又看武将凶猛不得敢得罪,皆憋在心中,到时引发乱子,那就事大了。
    喜欢。

第四三二章 两面讨好[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