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末昭宗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1章 迈向海洋的第一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黄成整合船厂的消息,终于传到了李晔手中。
    nbsp但这已经是龙纪二年(公元891年)2月的事情了。
    nbsp“阻隔海路!”李晔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nbsp他写下一个“花”字,又在上面画了大大的一个叉。
    nbsp水军!
    nbsp朝廷的水军只有内河炮艇八艘,即便这样,人都还凑不齐呢!
    nbsp倒不是说,海军也搞精兵政策。
    nbsp而是,它本身就是个技术兵种。
    nbsp就连普通的水手都不能凑活,更何况是指挥的军官。
    nbsp李晔也不想把海军搞成陆军海战队,在他的计划中,海军是另一个系统,不再是陆军的衍生品。
    nbsp看李晔又陷入沉思之中,步入军帐的杜让能轻声说道:
    nbsp“陛下,103军已经进入淮南,期间多与当地豪强发生冲突,郡州官佐送来奏折,希望朝廷采取怀柔之策。”
    nbsp“杜相,什么时候来的,快请坐下。”李晔瞬间回过神来,说道:“告诉那些郡州官佐,任何敢于朝廷大军对抗的人,都必须干净、彻底的被清除掉,剩余的妇孺全数发配到流求(今台湾),敢有怨言者死!
    nbsp内阁再发文申斥那些官员,今后再提出这样愚蠢的问题,自己打包滚蛋!”
    nbsp黄巢造反之后,“杀人放火受招安”就成了豪强至高理想。
    nbsp他们不停地和朝廷唱反调,要的就是获取承认,最终成为一地的霸主。
    nbsp在忠武、淮西两地,第一旅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nbsp而最有效的解决手段,就是将这些人毫不留情的剿灭。
    nbsp毕竟有了这些死鸡,其余的“猴子”才会举手投降。
    nbsp对那些归附的人,李晔也没有置之不理。
    nbsp大都给一个参议的头衔,并把他们安置道各县的议政院中,职责是讨论、制定政策,并监督当地官员。
    nbsp而那些比较听话的县,李晔还试点了选举制度。
    nbsp由议政院的参议选出县长,再由他提供各衙门的官员名单。
    nbsp只要通过议政院的审议,这些官员就能走马上任。
    nbsp这样的策略,让各县的秩序很快步入正轨。
    nbsp速度之快,甚至让揪心的内阁也觉得不可思议。
    nbsp在派出人员监督的同时,还将相关经验汇总。
    nbsp只要时机成熟,他们准备到推广各地。
    nbsp“陛下,流求是不是太荒芜了?”杜让能有些迟疑道。
    nbsp这个时代的流求虽然已经有人居住,但数量实在太少。
    nbsp而且,流求四周都被大洋包围,很多时候政令根本不通。
    nbsp李晔笑道:“杜相,比陆地更宽阔的是海洋。
    nbsp只要将它掌控,整个世界都在我们手中。
    nbsp流求不过是第一步,只有征服这座岛,我们才有可能抵达更远、更大的澳洲。”
    nbsp杜让能依旧愁眉不展,说道:“陛下一向高瞻远瞩,是臣等万万不及也。
    nbsp但流求之地实属不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恐怕事倍而功半也。”
    nbsp李晔笑道:“事倍功半?杜相恐怕不知道流求财富有多少。
    nbsp那边气候炎热,完全可以推广盐田之术,每年能生产食盐数十,甚至上百万吨!”
    nbsp“数十万吨!”杜让能倒抽了一口凉气。
    nbsp虽然朝廷已经控制了不少产盐地,但这些地方的产盐量并不高。
    nbsp究其原因,就是煮盐上出了问题。
    nbsp虽然很多盐池已经用煤炭作为燃料,但熬盐的速度却无法加快,否则只会把盐烧焦。
    nbsp杜让能到底是个老狐狸,自然不会质疑皇帝,他拐着弯的问道:“陛下,流求也盛产煤炭吗?如果盐田缺乏燃料,是否需要从淮南起运?”
 &nb

第371章 迈向海洋的第一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