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末昭宗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7章 又得摸石头过河[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生产出足够的硝土,恐怕就要惹出大麻烦。
    nbsp受到这次事件的影响,朝廷把硝石当成考核的重要内容。
    nbsp那些达不到的郡州长官,会受到严厉的申斥。
    nbsp情节严重的,还会被检察院以玩忽职守罪起诉。
    nbsp而这也促使了硝厂的大量出现,有些地方甚至还有了硝官,专门从墙角、茅厕收集硝土。
    nbsp可即便如此,产量也只堪堪够用,库存一直在红线之下。
    nbsp想到这些,李晔无奈道:“扩军也是不得已的事,而且朕要组建的部队,将不再以火器作为主武器。”
    nbsp火枪确实是未来的方向,但它却要以强大的工业基础作为后盾。
    nbsp就连后世的欧洲,也曾在一段时间内减少了火枪手的比例。
    nbsp这倒不是说要走回头路,而是硝石的产量跟不上。
    nbsp李晔的情况虽然不同,但大体上还是可以归于一类。
    nbsp“不以火器作为主武器?”张濬的眼睛瞬间瞪得老大。
    nbsp京军之所以势如破竹,火器的作用居功至伟。
    nbsp否则,能不能收拾京畿三藩,还都是未知之数。
    nbsp现在,皇帝不以火器作为主武器,这不是革军队的命吗?
    nbsp想到这些,张濬慌忙说道:
    nbsp“陛下,京军每与叛贼作战,损失不过数百,皆因为火器犀利的缘故。
    nbsp现在不以火器做主武器,恐怕伤亡节节攀升,反而得不偿失啊!”
    nbsp李晔叹息道:“朕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造枪需要钢铁,如今铁厂年产钢铁不到2万吨,让朕如何生产那么多的火枪?”
    nbsp金商出产的铁矿石品位并不高,富含硫、磷这些有害物质不说,含量更是在10%30%左右徘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不但使铁厂的冶炼成本居高不下,产量也提不起来。
    nbsp2万吨还是朝廷全力协调的结果,否则连5000吨都达不到。
    nbsp而这点钢铁产量,还要先满足农业生产。
    nbsp使得军工所需要的钢铁,一直处于半饥渴状态。
    nbsp张濬道:“陛下,现在新组建的3个军,是火门枪、燧发枪掺杂装备。现在火枪不敷使用,不如专门装备火门枪吧!”
    nbsp新组建的三个军,火枪装备量并不高,不少人还扛着长矛作战。
    nbsp但这有个好处,后勤的压力大为减少,如今战兵、辎重兵的比例是1:2。
    nbsp不像第一军那样,1:5还觉得紧张,大战时还要征调民夫辅助。
    nbsp张濬看李晔没有表态,又说道:“陛下,朝廷已经匡复了广大地域,其间物产并不贫乏。
    nbsp只要找到铁矿,必然能解燃眉之急。”
    nbsp李晔一脸苦笑道:“咱们掌控的地区,除了剑南铁矿石丰富外,其余各处就没有什么好矿。
    nbsp但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又如何将剑南的铁矿运出来呢?”
    nbsp杜让能道:“陛下,要想运出铁矿唯有水运一途,只是整修水道需要若干年啊!”
    nbsp李晔摆手道:“难,顺水而下还算轻松,溯江而上就难了。剑南的铁还是先满足当地需要,今后再谈出郡之事。”
    nbsp张濬皱眉道:“陛下,何处才有好矿?”
    nbsp李晔道:“都太远了,咱们根本够不着。张总座,你先调研三个乙种军,然后挑出一个旅实验古斯塔夫方阵。”
    nbsp现在李晔手头唯一不缺乏的是火炮,思来想去还是古斯塔夫方阵最为适合。
    nbsp“但是,这真的适用吗?”李晔心里也没底,但现在的情况下,又逼得他不得不作出改变,他无奈的感叹道:
    nbsp“又得摸石头过河啊!”
    喜欢。

第377章 又得摸石头过河[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