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萧菩萨佛法无边[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带着几个壮汉走来,一把推开老妇:34;滚开!挡了智远大师的路,你担待得起吗?34;
nbsp那老妇跌倒在地,孩子发出微弱的哭声。徐勉大怒,正要呵斥,却见一顶华丽的轿子停在路边,轿中走出一位身披锦绣袈裟的胖大和尚,脖子上挂着纯金佛像,手指上戴满宝石戒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34;阿弥陀佛。34;和尚双手合十,声音洪亮,34;这位施主面带愁容,可是有烦心事?不如到小寺捐些香火,佛祖必保佑你心想事成。34;
nbsp徐勉冷眼旁观,只见那和尚目光不断瞟向老妇怀中孩子手腕上的银镯——那可能是这家人最后的财产了。
nbsp34;智远大师,34;徐勉强压怒火,34;这位老妇人的孙子快饿死了,大师何不施舍些斋饭?34;
nbsp和尚笑容不变:34;施主有所不知,我寺正在筹铸金佛,需大量银钱。这老妪若肯捐献家财,必得佛祖厚报。至于斋饭;他瞥了眼老妇,34;我寺每日午时施粥,她自可去排队。34;
nbsp徐勉再也忍不住:34;大师口中的佛祖,就是看着百姓饿死也不管的吗?34;
nbsp和尚脸色骤变:34;大胆!你敢谤佛?34;他转向周围信众,34;此人出言不逊,必遭报应!34;
nbsp人群中立刻投来愤怒的目光,有人甚至开始咒骂徐勉。老妇人惊恐地抱着孙子躲到一旁,生怕连累自己。
nbsp徐勉知道在此地多说无益,只得掏出些银钱塞给老妇,在众人敌视的目光中策马离去。转过几条街,他又看到更触目惊心的一幕:几个僧人正指挥奴仆将一户人家赶出宅院,那家的主人跪地哭求:34;这宅子是我祖上传下来的,大师们行行好;
nbsp34;你借了寺里的钱,逾期不还,这宅子自然归寺里所有。34;为首的僧人面无表情地挥挥手,34;拖走!34;
nbsp徐勉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他想起二十年前的建康,那时萧衍刚登基不久,励精图治,朝野清明。谁能想到,如今的大梁会变成这样?佛教盛行,寺庙遍布,僧侣权势熏天,而百姓却日益贫困。
nbsp回到府中,徐勉独坐书房,面前摊开的奏折久久未能下笔。窗外暮鼓声声,那是城中各大寺庙晚课的开始。他想起年轻时读过的史书,前秦苻坚崇佛亡国,北魏太武帝灭佛反而强盛...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却又无人愿意吸取教训。
nbsp34;家主,王神念将军求见。34;管家在门外轻声通报。
nbsp徐勉精神一振:34;快请!34;
nbsp王神念风尘仆仆地进来,脸色凝重:34;徐大人,我刚接到圣命,三日后就要率军北上。可这三万军...实在捉襟见肘啊!34;
nbsp徐勉为他斟了杯茶:34;我已尽力劝谏,奈何陛下;
nbsp34;陛下近日可还理政?34;王神念压低声音问道。
nbsp徐勉摇头:34;陛下每日只在佛堂诵经,朝政多交由朱异等人处理。而朱异等人...你也知道,他们与那些大和尚沆瀣一气,借修建寺庙之名中饱私囊。34;
nbsp王神念一拳砸在桌上:34;可恨!江北告急,他们却还在盘算这些!徐大人,我此去凶多吉少,若...若有不测,还望大人继续劝谏陛下,挽救大梁江山!34;
nbsp徐勉眼中含泪:34;王将军放心,只要我一息尚存,必不放弃。34;他顿了顿,34;将军此行,务必小心汉军骑兵。我军步卒虽众,却难敌其铁骑冲锋。34;
nbsp34;我省得。34;王神念苦笑,34;可惜陛下不准动用国库铸造兵器,说什么39;杀生害命,有违佛法39;。我军士卒多持木棍训练,如何抵挡汉军铁骑?34;
nbsp两人相对无言。窗外,暮鼓声渐渐停息,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诵经声,如潮水般淹没整个建康城。
nbsp送走王神念后,徐勉独坐灯下,提笔写下奏折:34;臣闻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今佛寺日广,僧尼日众,百姓日贫,国库日虚;写到这里,他停住了笔,想起张绾被贬的下场。
nbsp良久,他长叹一声,将奏折投入火盆。火苗窜起,照亮他满是皱纹的脸庞,也映出墙上悬挂的大梁疆域图——那上面,江北的大片土地已被他用朱笔圈出,仿佛在预示着什么。
nbsp34;佛祖啊,34;徐勉喃喃自语,34;若你真有大慈大悲,为何要眼睁睁看着这万千黎民受苦?34;
nbsp窗外,一轮冷月高悬,照在建康城鳞次栉比的寺庙金顶上,反射出诡异的光芒。
nbsp(徐勉(466年-535年),字修仁,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人,是南朝梁时期的大臣、文学家。
nbsp?nbsp主要事迹:梁武帝兴师北伐时,徐勉虽为吏部官员,但因文才出众,被命“参掌军书”。他居官清廉,不营产业,俸禄多用来赡养亲族中的穷困者。任吏部尚书时,有人求官,他正色道“今夕只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时人咸服其无私。)
喜欢。
第358章 萧菩萨佛法无边[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