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军械工坊,济州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p; nbsp这个所谓的“打铁村”是见不得光的私铸工坊,联系到数月来镇西军收到的多批伪劣军械,背后代表着什么...不言而喻。
nbsp加上徐州码头惊现杀手行刺,直指江南王有谋逆篡位的嫌疑,林少裳只要不是傻子,就不难想到自己如今面临着什么。
nbsp令二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陈余的一次贸然举动,竟阴差阳错“闯入”了私铸军械的黑窝...
nbsp打开其中几个箱子之后。
nbsp果不其然!
nbsp陈余的猜测得到了证实,箱子确实藏着兵器,且武器上就清晰刻着“军器监出品”字样。
nbsp除此之外。
nbsp更让陈余震惊的是,这些私铸的兵器除了涵盖大景正规军的“标配”之余,反贼军中惯用的朴刀,以及东瀛武士刀、箭矢...等等,也赫然在列。
nbsp换句话说。
nbsp这个“打铁村”不仅在私铸朝廷军惯用的兵器,而且似乎还涉嫌倒卖,替反贼与东瀛人办事。
nbsp如果只是在朝廷军械上动手脚,偷工减料,那么在这些库存当中,不应该出现反贼朴刀与东瀛人独用的武器才对。
nbsp陈余大惊,从箱子取出一柄官刀,又在墙上取下一柄一模一样的,仔细端详辨认起来。
nbsp船上之时。
nbsp他已经和林少裳达成合作,表示会助她彻查假军械一事。
nbsp因此,途中早已向镇西军要来了军中各种军械的规格信息与制作标准,现在的他对军中兵器已有一定了解。
nbsp至少辨别真伪,是可以做到的。
nbsp相互对比之下,两柄兵器的外观与尺寸规格并无不同,但细致观察后,还是让陈余发现了猫腻。
nbsp外观与样式相同,但左右分别握着,陈余却能准确察觉到两柄兵器的重量并不一样,相差很大。
nbsp严格来讲,同规格同样式,用同样铁器锻造出来的兵器,就算重量不可能完全一致,却也不会相差太多。
nbsp但此时陈余手上的那两柄刀,却明显超出了理论上的“误差”范围。
nbsp而超重的那柄刀,就必然是假货!
nbsp大景的正规兵器都是由精铁锻造而成,而精铁经过反复捶打,已经摒除了大部分的杂质,理论上会变轻。
nbsp未按照规定铸造出来的假货,却会因为标准不符合而更重些。
nbsp陈余肃然,忽然用手中两柄长刀互砍,几下之后,更重的那柄刀应声断裂,证实了他心中猜想。
nbsp“这些兵器有问题,估计是他们私铸出来,没来得及送走的。而墙上的那些质地更好,俨然才是正品。看来我们的猜测没错,这个打铁村就是私铸工坊。镇西军收到的那些伪劣兵器...只怕就是出自这个村中。”
nbsp他沉声道。
nbsp几步外。
nbsp林少裳正对着挂在墙上的半截长枪出神,嘴上却冷声道:“确实有问题!而且并非私铸那么简单...”
nbsp陈余皱眉,走过去问道:“怎么了?看出什么问题?”
nbsp林少裳抬手取下那柄长枪,严肃道:“如果朕没有看错的话,这应该是一柄济州军长枪...但这种武器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停止铸造,不该再出现才对...”
nbsp“济州军?”
nbsp陈余眉头更深。
nbsp济州军这个番号,他已经是第二次从林少裳口中听到,却没有细问。
nbsp此番见她如此凝重惊讶的神色,便知此间必有内情。
nbsp稍作沉思后,他接着问道:“何为济州军,他们驻扎在何处?为何不曾听人提起过?你说这半截长枪不该出现在此,且已经停止铸造。难道说..这支番号军团已经取消?”
nbsp林少裳听了,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复,又摆弄了手中长枪片刻,确认是她口中的“济州长枪”后,这才开口道:“是的。这支军团番号已经取消,但并非改制,而是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全军覆没,死在东瀛人手中...”
nbsp“什么?”
nbsp听此。
nbsp陈余一怔,“死在东瀛人手中?你的意思是...二十多年前,大景就曾与东瀛人开过战?而且,他们还曾经登陆过,并歼灭了一支军团?”
nbsp林少裳没有否认,“是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到底怎么回事?据我所知,大景境内并没有一个叫“济州”的府县,这支济州军原本部署在哪?是出自水师衙门?”
nbsp“你说得没错。今时今日的大景,再无济州这个地方。只因...自当年那场登陆战后,济州改了地名,是父皇在世时亲自下的旨意。”
nbsp“现在叫什么?”
nbsp“云州!”
nbsp“什么?现在反贼石先开占据的云州,二十多年前叫济州?”
nbsp“对。二十多年前,母后才刚刚入宫,还没有怀上朕。朕也是看了父皇临终前留下的密旨后,才知道的。”
nbsp“先帝可曾说为什么要下旨更改济州之名?”
nbsp“为了纪念一个人。”
nbsp“谁?”
nbsp“原济州军主帅,一等中原侯陈少云。”
nbsp说着。
nbsp林少裳眼中闪过一丝怅然。
nbsp陈余一听,不知为何心中竟“咯噔”了一下,莫名有些酸楚。
nbsp顿了顿后,才接道:“陈少云...他是个怎样的人?云州毗邻东海,乃大景有数的几个港口城池之一。而中原侯这个封号,却似乎来自于中都腹地才对吧?”
nbsp“中原侯怎会担任济州军主帅,且驻地怎会在沿海?”
nbsp大景朝廷对爵位封号的命名与册立,有严格的考究。
nbsp林少裳口中的“陈少云”有中原侯之名,那按理说,他的驻地就应该在中原之地,而不是沿海。
nbsp中都幽州地区,素有“中原”腹地之称。
nbsp若严格考究,此人的驻地辖区,便应该在幽州附近。
nbsp如林少裳所说。
nbsp济州军覆灭之后,为了纪念这位主帅,大景先帝将原来的“济州”更名为云州,以其名重建一州,却也可见其生前功勋。
nbsp只是让陈余大感意外的是,一个中原腹地的将领,为何会战死于沿海战役?
nbsp就算当年东瀛人登陆作战,不也应该由水师迎战吗?
nbsp而水师军中皆是依靠战船应敌,船上士兵只配弓弩与长刀,并无长枪啊...
nbsp当中,必有隐情。
喜欢。
第174章 军械工坊,济州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