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红外制导单兵导弹,李所长气炸:给老子滚回[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吱呀一声,落满灰尘的库房大门被推开,光线照进昏暗的室内,扬起一片尘埃。
nbsp一股陈旧铁锈味扑鼻而来。
nbsp他费劲从一堆厚厚灰尘的木箱子里,翻找出了一具锈迹斑斑的筒状物。
nbsp70式62毫米单兵火箭筒。
nbsp扛在肩上颠了颠,入手感觉倒还趁手。
nbsp余宏眯起眼睛,仔细打量这件遍布铁锈的老家伙。
nbsp难怪赵厂长想把它当废铁处理掉。
nbsp首先,这瞄具简直原始。
nbsp上方只有几道刻线作为概略瞄准,连个最简单的光学瞄准镜都没有,更别提后世标配的测距装置了。
nbsp这意味着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士兵想要靠这种瞄具,打中数百米外,尤其是移动中的坦克,或者低空飞行的直升机,其难度不亚于蒙着眼睛绣花。
nbsp而且,士兵在肩扛发射前需要长时间暴露自己,进行瞄准和测距的估算,这简直就是在给敌人当活靶子。
nbsp其二,有效打击距离实在是太近了!
nbsp标称数据是一千米,但那是针对固定靶。
nbsp打移动靶能有三四百米的准头就算祖坟冒青烟了。
nbsp可是在这个距离上,坦克的同轴机枪、直升机的航炮和火箭巢,哪个不能把步兵阵地掀个底朝天?
nbsp士兵根本就没有安全的输出环境。
nbsp其三,也是最致命的,破甲威力严重不足。
nbsp垂直破甲厚度是可怜的280毫米均质钢甲。
nbsp这是什么概念?
nbsp这意味着,就算你狗屎运打中了猴子手里的T64,甚至是更老旧的T54/55坦克正面,都可能出现无法一击毙命,甚至连首层装甲都啃不动的尴尬情况。
nbsp打出去的不是炮弹,而是给敌人挠痒痒的铁疙瘩。
nbsp然而,余宏深知,这不代表单兵火箭筒这种武器没有前途。
nbsp正相反!
nbsp在这个时代,研发一辆主战坦克,造一架武装直升机,需要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工业基础是天文数字,远超单兵导弹火箭筒。
nbsp余宏别说没有足够的贡献点去点亮这些大家伙的科技树了。
nbsp就算是国家倾尽全力,砸锅卖铁,短期内也不可能追上鹰酱和毛熊的脚步。
nbsp但单兵导弹不一样。
nbsp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肩扛一枚几十公斤的导弹,如果它打得够准,威力够大,就能拥有单杀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一辆坦克的能力!
nbsp这就是不对称作战的精髓,是兔子家传法宝“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思想的最好体现!
nbsp南边,猴子正开着毛熊援助的T72耀武扬威。
nbsp他们头顶还有米格24在盘旋。
nbsp这些,都是自家现役的老59,直5拍马都赶不上的硬茬子。
nbsp更令人寝食难安的,是北边那头巨大的毛熊!
nbsp百万钢铁洪流,上万辆坦克装甲车陈兵边境,狂言三天之内就能踏遍整个华北平原!
nbsp拿什么去抵挡?
nbsp除了几百万兔子士兵们的血肉之躯,还有什么?
nbsp没有制空权,没有数量质量对等的坦克集群,传统的防御战打起来,会牺牲多少热血好男儿?
nbsp余宏无法想象那种场面。
nbsp他攥紧了拳头。
nbsp他一定要搞出廉价、高效、好用的单兵导弹!
nbsp让每一个普通的兔子战士,都有能力把那些钢铁猛兽和低空杀手,变成一堆堆燃烧的废铁!
nbsp他闭上眼睛,用意念沟通系统:
nbsp“系统,兑换【单兵红外制导导弹全套技术资料】!”
nbsp200发107弹只给了20点贡献,但任务大幅降低需求的贡献点,还真的刚好20点清空。
nbsp话音刚落,海量数据决堤洪水般涌入脑海。
nbsp尤其是其中的红外制导技术,虽然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实现难度不小,需要高精度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但对比其他更复杂的制导方式,努力一把还是最有希望实现低成本普及的。
nbsp余宏的心思,又完全沉浸在了繁复的公式之中。
nbsp房间内的灯光,一夜未熄。
nbsp……
nbsp与此同时,在351厂热火朝天的车间里。
nbsp“对对对,李师傅,就是这个温度!焊接点要保持均匀,不能有气泡!”
nbsp林向东拿着游标卡尺,一边仔细测量刚下线的火箭炮弹体,一边耐心对身旁的老师傅讲解新的工艺要点。
第17章 红外制导单兵导弹,李所长气炸:给老子滚回[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