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8章 杨涟面圣[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初年还算稀少的宗室人口得到了飞速增长。
    nbsp到了万历年间,光是在宗室玉牒登记造册的宗室们人口便超过了十万余人,这些宗室光是每年从朝廷领到的俸禄,便足足占据了太仓库三成以上的税收。
    nbsp换句话说,曾经巩固大明社稷的宗室们已然沦为了吸血虫,前仆后继的啃食着大明国本。
    nbsp许是怕朱由校意识不到宗室的34;危害34;,吏部给事中杨涟又紧接着拱手道:34;如今我大明低阶宗室食不果腹,苦不堪言,但各地藩王们却是横征暴敛,欺男霸女,令当地百姓深恶痛绝,乃是国之大害。34;
    nbsp34;据臣所知,福王朱常洵远在河南洛阳,却能对数百里外的开封府符祥县令发号施令。34;
    nbsp34;藩王如此肆无忌惮,陛下不可轻视呐!34;
    nbsp言罢,吏部给事中杨涟便是一撩身上略有些颓色的官袍,跪倒在暖阁中央,眼神真挚的盯着案牍后的朱由校。
    nbsp呼。
    nbsp深吸了一口气,望着眼前疾言厉色的文官,朱由校内心不由得有些动容,不愧是青史留名的34;东林君子34;,此等魄力和决心,胜过朝中那些碌碌无能之辈不知凡几。
    nbsp要知晓,弹劾这些宗室藩王不同于弹劾大明天子。
    nbsp依着太祖朱元璋定下的34;祖制34;,享有风闻奏事之权的御史言官们就算是惹得天子震怒,至多也就是一顿廷仗了事。
    nbsp甚至这些遭受了廷仗的言官们,还能为此博得一个34;忠直34;的名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少御史言官们都对此趋之若鹜,不惜冒犯皇帝,也要34;青史留名34;。
    nbsp但反观弹劾宗室藩王,却是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轻则升迁无望,重则家破人亡。
    nbsp久而久之,谁也不愿意触这些宗室藩王们的霉头,这也导致了宗室藩王们愈发放肆,桀骜不驯。
    nbsp34;宗室乃是我大明根基,不可轻举妄动;良久,朱由校不辨喜怒的声音终是于暖阁内响起。
    nbsp闻声,跪在暖阁中央的杨涟气势便是一滞,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失望之色,但心中承载的良知及抱负,却不允许他就此放弃。
    nbsp34;陛下,34;近乎于下意识的,杨涟便打算做最后的挣扎,只是未等其将话说完,案牍后的朱由校便是轻轻摆手,将其打断。
    nbsp34;推恩之策影响深远,不可贸然行事。34;
    nbsp34;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宗室爵位不是丹书铁券;
    nbsp偌大的乾清宫暖阁内,年轻天子声音幽幽,但对于内心忐忑的吏部给事中杨涟而言,却是犹如仙乐,令其心神为之一震。
    nbsp无视了眼前呼吸急促的肱骨老臣,案牍后的年轻天子继续自言自语:34;国库入不敷出,宗室俸禄连年拖欠,但朕的皇庄却是免予赋税,朕实在是心中有愧呐。34;
    nbsp轰!
    nbsp此话一出,杨涟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激动,声音颤抖的叩首道:34;吾皇声明!34;
    nbsp天子的这番言论虽是似乎与他上奏的内容毫不相干,但却在另一个角度给予了他答案。
    nbsp早在年关之前,紫禁城中便是传出谕旨,从天启元年开始,大明隶属于御马监管辖的皇庄,皇店,马场均要一并课税。
    nbsp贵为大明之主的天子尚且如此,各地富可敌国的宗室藩王们焉有置身事外的道理?
    喜欢。

第138章 杨涟面圣[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