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7章 桂林戍卒[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p;   nbsp武宁军的例子告诉李世民,这是很有可能的。
    nbsp虽然不一定军队兵变想要赶走节度使的事情会是什么常见之事,但至少还是有这种可能性存在——军队不欢迎如今的节度使。
    nbsp武宁军能够不喜欢这个节度使所以要赶走对方,那么其他军队同样可能。
    nbsp哈!这是什么总有天敌的情况?
    nbsp朝廷忌惮这些节度使手中的大军,而节度使本身却也并不是就一定能够掌握手中的大军的。
    nbsp话说,武宁军有这种“兵变”的“光荣传统”,那么,会不会有这么一支军队,就有一个“不认节度使”或者“喜欢更换节度使”,或者是“容易想要换节度使”的额“光荣传统”呢?
    nbsp
    nbsp刘秀确实升起了不少兴趣。
    nbsp“前面专门讲了一下唐军的戍守轮换情况,三年一换,三年就可以回到家乡……”他自语道,“后面就讲到这个戍卒会因为难以忍受的情况而选择兵变……”
    nbsp刘秀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兵变,或者说起义爆发的原因:“难道是唐朝朝廷不让这些士卒返回家乡,把他们强行留在了桂林地区?”
    nbsp他觉得,这应该就是原因。
    nbsp毕竟,这种兵变原因又不是没有先例——就在不久前的隋朝末年,不就发生过一次吗?
    nbsp从关中地区选拔出来的骁果军,在跟着杨广长途跋涉到了江都之后,由于长期不得归家,见不到家乡亲人,于是最终就打算叛变,然后在叛变的同时顺手干掉了杨广。
    nbsp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并且影响非常广大的例子吗!
    nbsp想到这里,刘秀不由得笑出了声。
    nbsp这怎么说?
    nbsp前车之鉴并不远,而且唐朝还是这个前车之鉴的获益者——杨广一死,李渊就顺理成章地来了一场禅位,走完了流程,正式登基称帝,建立了唐朝,不然的话他或许还得再等等才行;
    nbsp可是现在,唐朝自己居然也要步上这个前车之鉴了么?
    nbsp一般来说,刘秀觉得,即便是掉进了前人曾经掉进去过的大坑,那么怎么着也得隔上一个朝代吧——比如,唐朝掉进南北朝时期的坑,他觉得是可以理解的;
    nbsp但是,直接掉进了隋朝曾经掉进去过的大坑……
    nbsp这就……有点吧……蠢了。
    nbsp【这一次,本来说好的三年轮换,却不做数了。在咸通六年,三年期满,戍卒们想要回到家乡,但是时任徐泗观察使的崔彦曾却表示,要求他们再留三年;戍卒们认了,决定再忍三年。】
    nbsp【可是到了咸通九年,六年已经过去,戍卒们想要回到家乡,崔彦曾却依旧不允许。】
    喜欢。

第377章 桂林戍卒[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