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再一再二再三·辽东[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到了这第二阶段。
nbsp要不然,这两个大同这边的官员,两代,结果都能干出来一样的事情,都能逼得士卒们直接反了;而后续来平叛的官员,每一次数量都有好几个,结果也都能干出来一样的事情……
nbsp总不能说满朝上下就那么一点点这样的人,结果这样的人就全都被大同给撞上了吧?
nbsp这么小概率的事情,可能吗?
nbsp要真的这样,那按照运气说,那也不是什么好征兆。
nbsp总之,虽然说这明朝后来大规模频繁兵变是有什么制度上的问题,但是皇帝们都觉得说不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兵变爆发之时在任的那些官员,一个个也都不怎么样。
nbsp“选贤用人,真的是一项永远的学问啊。”赵匡胤也感慨万分,他现在也觉得大宋的选贤用人方面存在不少漏洞,且日后大宋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
nbsp他倒也不指望一蹴而就永远解决问题,那不现实;但是,有什么办法能够让这个制度更加完善呢?
nbsp【在大同兵变之后,就是辽东兵变。】
nbsp【辽东这个地方,大家想来都不陌生,但是辽东的问题也并非到了日后那个时候才出现的,同样,早在嘉靖时期,就已经走到了矛盾无法压制而爆发的程度了。】
nbsp【这一次兵变是在嘉靖二十九年的时候。】
nbsp【这一年,辽东前屯卫士因为严重缺饷发生哗变,直接扣押了卫所的官仓;随后,辽西的部分卫所也纷纷响应,顿时,整个兵变就不再局限于一小块儿地区,而是变成了几乎波及整个辽东的区域性连锁叛乱。】
nbsp【面对这样大规模的兵变,朝廷最开始的方法和以往一样,那就是剿灭,至少要把首恶剿灭,负责这件事情的事辽东总兵官。】
nbsp【但问题在于,辽东和大同一样,那都是明朝本来的核心要塞,有大量的重要关隘和据点,大同城池都久攻不破,更何况那种纯粹的要塞——而辽东的士卒就控制了这样的关隘,这样一来,朝廷的军队攻打了数次都未果。】
nbsp【最终,面对持续了一年的攻城未果,嘉靖三十年,朝廷调整了态度,专门派遣了钦差,带着二十万两银子奔赴辽东劳军,表示朝廷是要给他们补发积欠的军饷、并且追究那些贪污了军饷的军官。】
nbsp【没错,之前朝廷貌似还没有这个打算。】
nbsp【最终,这样的态度展现出来,并且真的拿出来了银钱后,大部分士卒选择了接受朝廷的条件,解散队伍;但似乎也有部分士卒——主要是参与了领头的那一部分人,依旧怀疑朝廷只不过是一时妥协,事后一定会秋后算账,于是根本不答应朝廷的条件,依旧流窜在边境地区。】
nbsp【最终,又过了一年,嘉靖三十一年,朝廷专门颁布了特赦的旨意,这一部分人才选择了答应朝廷条件,余波得以平息。】
nbsp【如果说大同的两次兵变还没有那么触及到核心问题,只是展示了官员将领和士卒间的矛盾的话,那辽东兵变,就更明确地把明朝此时在军队制度方面最严重的问题给彻底暴露了出来。】
喜欢。
第954章 再一再二再三·辽东[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