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位面之狩猎万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四章 老子:我没说过这话!(二合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宙变化,体悟自然之机,心中倒是悟出‘德、道两篇......”
    “其中一句,倒是与少宏这句相仿,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听着老子的话,黄少宏彻底愣住了,怎么可能是这样?
    ‘常被换做‘恒一字之差,谬误千里!
    本来‘道可道,非常道这一句的解释,应该是,‘可以说出来的道,非自然长生之道。
    而如今从老子口中听到另一个版本,将‘常换做‘恒,这解释便有了变化,也可解释成:
    ‘道可以说出来,但道却不是永恒不变的道!
    按照这么解释,简直就是颠覆了后世道教的根本认知!
    黄少宏惊异之下,也不顾是否能改变历史,直接将自己所学《道德经》完全背出,老子却是借着这个机会,将几个菜一壶酒一扫而空,然后心满意足的放下筷子,满意的笑道:
    “可以了,那什么,少宏你再重说一遍!”
    “......”
    黄少宏看着那五个菜一点汤汁也没剩下,盘子就和洗过的一样,不确定的问道:“伯阳兄,你刚才不会是故意让我说,然后趁机将菜都吃了吧?”
    老子讪笑道:“怎么会,怎么会,刚才少宏所说似含有天地至理,你重新说上一遍,为兄仔细琢磨琢磨!”
    黄少宏无法又将《道德经》全文背了一遍。
    老子脸上露出惊奇之色:“真是怪哉,少宏所言与为兄所悟‘德、道两篇极为相似,可其中意思却大相径庭,有许多谬误之处,似乎是从为兄这两篇篡改变化而成......”
    “可为兄却从未与人说过此事,也并未著简成卷,这却如何可能......也罢,为兄就将‘德、道两篇说与少宏知晓,让你对照一番!”
    老子当即于矮榻上端坐,口中抑扬顿挫,将自己心中所悟,讲诉出来。
    随着老子这一讲,外面连绵的春雨竟然渐渐止住,阴云散去,阳光普照,千米高空紫气升腾。
    不知从哪里飞来各种鸟类足有数百只,都落在窗外院落之中,出奇的并没有发出任何鸟鸣之声,而是静静的仿佛在聆听着什么。
    窗外的异象,黄少宏并没有察觉,因为他被老子说出的《德道二篇》颠覆了多年的认知,被震惊的无以复加。
    老子口述的《德道二篇》无疑就是后世的《道德经》了,但其中相驳不同之处,不知凡几,甚至从根本上颠覆了后世道家的思想。
    比如黄少宏所知的《道德经》中,阐述天地至理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老子口中的《德道二篇》中,却是‘万物有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道。
    按照前者的意思是‘道是高高在上的,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
    而老子口中,这一句却是发生了根本变化,首先阐明‘道不是独一无二的,万物皆有道,道生一,一分阴阳,衍化万物,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变化的规律,又衍生出道。
    这一句和之前那一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遥相呼应,都是阐述,‘道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万事万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黄少宏不时的掐了掐自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现在听到的一切,都证明过去几千年里,道门奉为金科玉律的《道德经》都是错的,不是老子本意,而且并不相同,是被人篡改过的!
    阐述天地至理的如此,讲诉修身炼神的也是这般,如最著名的那句: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这是后世道家、武道的基础,无论是道门的各种功法,还是武者的诸般内功,都是以此为最高心法,入定,守静,是后世修炼的基础。
    但实际上,老子的原话却是‘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情。”
    这就搞笑了,前者让人守‘静致虚极,也就说打坐的时候,脑海里静到极致,没有任何感情。
    而老子的意思根本不是这样,应该‘守情,在修炼的时候,对世间万物,都抱有感情,因为万物就是道,对道抱有感情,才是修身的根本,否者与枯木何异?
    守情,情曰复命!
    长生之道,在于情!!
    黄少宏简直觉得这就是开玩笑,而且后世道德经中被改动的何止这些。
    除了这些根本之外,比如后世《道德经》中阐述的观点,‘无欲、‘无为、‘不争,都被老子一一否认,这些都不是我说的。
    那句著名的‘五色使人目盲原话竟然是‘五色使人目明,这意思完全相反啊。
    等老子讲自己的‘德道二篇说完,黄少宏发现,后世《道德经》中被人改过的不下数百处!
    黄少宏实在按捺不住,当即说道:“伯阳兄,且少待片刻!”
    他说完就闭上双目,将心神全部投入时间长河之中,顺流而下,想要一探究竟。
    从老子出西关遇文始先生尹喜,留‘德道二篇开始,朝之后探查而去,发现自战国后期,儒家就开始篡改流传于世的‘德道二篇并把道放在德之前,为世人俗称《道德经》。
    这个名字的问题,黄少宏刚才问过老子,老子言道:“人无德行,何以言道,是以当先有德,才能见道!”
    除了儒家的篡改之外,在汉时因避刘邦、刘恒、刘启、刘?锖土醺フ馕宕?实鄣拿?洌???闹械摹?睢?某伞???ⅰ?恪?某伞?!?ⅰ?簟?某伞???ⅰ?铩?某伞?埂?ⅰ?ァ?某伞?弧?
    这样的避讳导致‘德道二篇出现了整整一百处重大改动,‘德道二篇面目全非。
    从战国到后汉,历代儒家把《道德经》篡改成一部,贴近、符合儒家学说的经典。
    把老子推崇自然天道,天人合一,充满自由奔放,自在逍遥的思想,生生套上了‘礼的枷锁。
    黄少宏在时间长河中看到这种情形,心中怒火中烧,正要肉身进入时间长河将这些篡改‘德道二篇的人尽数诛杀,从而改变历史。
    忽然一只手拍在他肩膀上,接着老子的声音传来:“万事万物的变化,皆是‘道,自有定数,不用去管它!”
    黄少宏猛然睁眼,眼神里全是震惊:“伯阳兄你......”
    老子呵呵一笑:“我法于阴阳,合于术数,思想近乎于道,你在我面前所看到的,我也见得到,只是去不了而已!”

第三百三十四章 老子:我没说过这话!(二合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